高考遭遇洪水,让一座名字略显生僻的县城,牵动起全国人民的心弦。

7月7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县城多处严重积水、道路受阻,大量考生无法赶到考场,歙县考区将原定7月7日进行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至7月9日举行。图为7月8日歙县二中考点,武警官兵雨中护送考生。施亚磊摄/光明图片

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风光旖旎的新安江景,挺拔林立的牌坊群,驰名全国的歙砚徽墨,可能是大部分人对这座皖南县城的第一印象。而事实上,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它的故事也更加丰富。

安徽南部地形图。长江自大别山和九华山间流过,东南群山环抱,新安江横穿而过,形成山间小盆地,孕育出了后世知名的徽派文化。

万里长江自西而东,奔流入海,至江西九江一带,受皖南山势阻挡,折向东北,便在东南方向,留出了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

在这个地理单元中,分布着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等诸多名山。发源于山间的诸多溪流,在一个叫做歙浦(今歙县浦口一带)的地方汇入新安江干流,东奔入浙。四面群山环绕,中间一水横穿,环境相对封闭,耕地面积狭小,且位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过渡地区,荆楚与瓯越,江东和江西,不断在这里拉锯。

歙县,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得以诞生的。

秦统一中国以后,以歙浦为名,正式设立歙县,属会稽郡管内。从此算来,歙县已有余年的历史,与黟县一道,成为黄山市最古老的两个县。

此时的歙县,辖区包括今天黄山市休宁县、屯溪区、徽州区,宣城市绩溪县,以及临省的上饶市婺源县、杭州市淳安县等地,范围极为广大。一言以蔽之,明清徽州一府六县的范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属于秦汉时的歙县。

古歙县大致范围,除此之外,还包括浙江西部一部分。

西汉以后,歙县的从属屡经变化,先后归属鄣郡、丹阳郡等等。直到东汉建安十三年(年),孙权夺取歙县、黟县,从丹阳郡中拆分出新都郡,同时将歙县土地进行瓜分,除今天歙县本土之外,其余各县分别为今天淳安、休宁、屯溪各区县前身。西晋太康元年(年),新都郡改称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年),废新安郡,以歙县为名,设立歙州。唐开元二十八年(年),分休宁县南部土地设立婺源县。唐永泰二年(年),分歙县北部土地设立绩溪县,分黟县西部土地设立祁门县。从此,歙州六县的名称与范围,正式确定下来,六县之中,歙县始终为歙州的治所和首县。

《汉书地理志》记载歙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释:音“摄”。来源:王先谦《汉书补注》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在内地大规模设立节度使,在今天皖南地区,设立宣歙观察使,管辖宣州(今宣城)、歙州、池州三地军民事务,成为控扼江浙的重要节镇。

白居易《除范传正宣歙观察使制》(局部)。范传正在唐代中期先后担任歙州刺史、宣歙观察使,在任期间亲自主持为李白迁墓,并重新撰写墓志铭,一时传为佳话。来源:四库本《白氏长庆集》

唐朝末年,军阀杨行密担任宣歙观察使,东征西讨,最终割据江淮,成为五代十国之一的杨吴政权奠基人。此后,杨吴重臣徐知诰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自杨吴至于南唐,宣歙一带,既是拱卫都城的南方门户,又是抵御吴越的战略要冲,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南唐、吴越形势图,红色为歙州,此处向北经宣州可直抵南唐都城江宁,向东沿新安江顺流而下可直抵吴越都城杭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宋宣和三年(年),平定方腊起义后,宋朝取绳索约束之意,将歙州改名为徽州。此后,元朝称徽州路,明清称徽州府,徽州之名得以延续下来,歙县作为徽州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延续下来。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坐落在山间盆地的徽州,人地矛盾越发突出。乘着新安江航运的便利,徽州人便将眼光转向了经商。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徽州商人取得了朝廷官盐的专卖权,积累了巨量的资本,进一步盘活了本地茶叶、木材、徽墨、歙砚等商品的周转速度,并促进了典当行业的产生。“徽商”,成为明清两朝商人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势力。

与此同时,区别于其他商人群体,“贾而好儒”是徽州商人呈现出的集体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重视教育、投资公益、塑造品格等诸多方面。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得到了深入贯彻,屡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这种表彰,外化为实物,便是那一座座林立的牌坊。

位于歙县棠樾村的棠樾牌坊群。

作为徽州的政治中心,歙县和徽州一道,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府学、县学、书院、社学、义学、私塾等公私学校比比皆是,号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也诞生了诸如大学士许国、教育家陶行知等著名人物。

科举制度业已消亡,徽州商人业已衰落,但对教育的重视,依旧存在于这座秦汉古县之中。

位于歙县的许国石坊。许国为歙县商人子弟,曾考中解元,嘉靖四十四年(年)以38岁“高龄”考中进士,万历十一年(年)入内阁,位至次辅,被《明史》评价为“在阁九年,谦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死后谥号文穆,可视为歙县读书人的代表。

宋朝以来,歙县共产生11名状元,名进士,名举人,他们的才华得以报效国家,他们的家庭因此改变命运。期间,歙县遭遇较大水灾60余次,平均22年遭遇一次,冲没田舍、流亡人畜、亘古所希者,在在有之。其他雹灾、旱灾、雪灾、风灾等等,更是不可胜数。

洪水泛滥,淹不没千年文脉;天道无情,打不垮弘毅之心。经过两千余年的风雨雷电,歙县依旧在这里,歙县的读书人依旧在这里。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歙县志》,黄山书社,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