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类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朝代更替,演变频繁,其中充满了变数,但有些情况却是更古不变的,就像开头所提到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类的事件,翻开这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似乎在大多数朝代的篇章上都会出现相同的影子,这不是巧合,而是人性。
在一些君主的身上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的人是天生如此,在乱世之时,这还不会有太过明显的表现,可一旦平定天下,就会立刻暴露出来。在这样的君主的领导之下,倘若你小心谨慎的生活,君主抓不到你的把柄,那你便有可能安度余生。可如果你自己作死,肆无忌惮,依仗有着赫赫战功便猖狂起来,君主的“本性”加上自己的“无知”,那你最后的下场绝对是非常惨烈的。
而如果你是跟着老朱——朱元璋去打天下的话,那么恭喜你了,他可以说就是这样的雄猜之主。
起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有34位之多,而在朱元璋完成自己的创业之路后,他便陆陆续续的,以各种“正当”理由,斩杀了30位开国功臣,而今天我们所要说的悍将蓝玉,便是其中之一。
蓝玉,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是同乡,也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为大明王朝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汗马功劳。当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兵临洪都,而蓝玉竟然带领着总共只有三万八千人左右的平民百姓和狱卒囚犯,硬抗了一百一十七天,就连后来杀他的朱元璋都曾说蓝玉犹如“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悍将”,最终却是落了一个被枭首剥皮的悲惨下场。
其实被处死的功臣并不单纯是明朝的“特产”,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人,像宋朝“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斩杀了多次救他性命的张琼;他的后人赵构斩杀了忠心耿耿,一直想要收复故土,迎还二帝的岳飞。还比如汉高祖刘邦斩杀了英布,韩信。
甚至,在上古时代就有传说,大禹在当今的绍兴会稽山召集各部落领袖,而治水有功的防风氏,因为在赶去的路上经过天目山遇到了当地再度爆发的洪水,便停留了下来与当地的老百姓一同治水。洪水消退之后,防风氏便错过了原本约定的时间,而大禹并未调查清楚便以“开会迟到”为理由,斩杀了防风氏。
可见,自古以来,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可是在如此之多的案例当中,蓝玉绝对可以说是死得最为惨烈的,没有之一。被砍头也就罢了,就连自己的人皮也被一同剥下,而且,因“蓝玉案”而被连续惩处,甚至处死的人也是将近有1.5万人之多。
蓝玉曾为大明征战漠北,攻打兴和,征剿西番,南征云南,这样的军功是多少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也是他能够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名将的万丈光芒之下,脱颖而出,成为洪武中期的中流砥柱的原因之一。
可是即便是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即使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依然在洪武二十六年被冠以“谋反”的罪名,锒铛入狱。最后更是得到了一个身首异处,被剥皮的悲惨下场,可是他究竟是如何沦落至此的呢?
不世之功,横行无忌的蓝玉悍将蓝玉确实是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前面有给大家介绍过,他能够在徐达,常遇春这些人巨大的光环笼罩之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足以说明此人非同小可。
当时,朱元璋想要彻底消灭逃亡到蒙古草原的北元的残存势力,可是这个时候,朱元璋手底下的能兵强将已经不多了,当然里面绝大一部分是被自己才“处理”掉的。
而在这个时候,蓝玉的机会来了。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年,蓝玉作为唯一的指挥者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北元,最终在捕鱼儿海彻底歼灭了北元的势力,更是俘虏了北元皇室一百二十余人,王公贵族也是俘虏了三千多人,投降士兵七万余人,还收获了牛羊十万余头,包括北元的传国玉玺也收缴了下来。
本来立下这样的不世之功,千古留名都是不在话下的。可是蓝玉偏偏自己作死,在征北元结束之后回返的途中,这位悍将竟然欺负了俘虏的元主的老婆,致使这位贞烈女子因此而自杀了。
这一举动是非常严重的,要知道这种行为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得人心的,而这也是有悖当初朱元璋所定下的民族政策,朱元璋对于蓝玉的这一举动十分不满。
可是,碍于此时的蓝玉风头正盛,军功太大,便没有去深究这件事。可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对于蓝玉的杀心便如同一颗种子深埋在了他的心中,要知道,功高震主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被待见的,更别提这位还公然违反了朱元璋所定下的规矩了。
不过他要是仅仅只是犯下了这一个错误的话,或许朱元璋最后还不会做绝,可是蓝玉却把朱元璋对于他的隐忍错当成了“宠爱”。
在他班师回朝的途中,路过了喜峰关口,此时正值深夜守关的将领官员也已经是休息了,听到大军回返便赶快去开关门,不过晚了一时半刻,蓝玉竟然命令自己的手下冲关而且更是炮击自家关口,打破了城墙冲入了城内,而且还不自知,显得十分得意。
炮击自家城门,攻打自家城池,这种迷之操作着实吓到了一片人,如此猖狂的行为几乎可以定义为是叛乱了。在出了这两件事之后,朱元璋大为震怒,将原本要册封于蓝玉的“梁国公”,更改为了“凉国公”。
这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是朱元璋在敲打蓝玉,警告他不要太过分,可是蓝玉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军队中随意地安插自己的亲信,而且都是未得到朱元璋批准的,这是摆明了在扶植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可以说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鳞。蓝玉的这种行为在他眼里与谋反无异,这个时候后朱元璋的杀心已然生根发芽。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揭发蓝玉谋反,这也拉开了洪武年间四大案里的最后一案———蓝玉案的序幕。
蓝玉之死其实蓝玉目无法,纪狂妄不法的证据倒是非常确凿的,毕竟这些事明眼人都看在了眼里,可是要是说到谋反的话确实是没有证据。
而且蓝玉功成名就才没几年,其根基的深厚成程度是根本不足以支持蓝玉去谋反的,谋反这种事师出无名而且难度又极大,没万全的准备是没人会去冒险的。
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蓝玉这种居功自傲的做法足以引起朱元璋的厌恶。最终“蓝玉案”里,因为蓝玉而受到牵连的足足有一万五千人之多,里面有的人刚刚才从胡惟庸案当中幸免,谁能想到没过多久就又掉到了“蓝玉案”的大坑里。
其实从时间上来看,蓝玉的死因可能不单单是因为所谓的“谋反”。蓝玉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因谋反入狱的,而太子朱标则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的,当时是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太子位。
可能有的人便会问了:这两件事八杆子打不到一起,能有什么关联。其实不然,朱允炆继承太子位就意味着他以后会继承皇位,而朱允炆太过于年幼,没有经历过国的艰难没有御下的帝王手段。
像蓝玉这样的悍将,只有朱元璋才能够驾驭得住,而蓝玉这个时候的行事作风竟让朱元璋都不放在眼里,倘若朱允炆继承皇位,蓝玉更加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并且蓝玉现在就已经在军队内安排自己的亲信了,倘若给足他时间去沉淀,等到他真的有了不臣之心,那个时候将没有人能够压制他了。之前朱元璋杀一部分开国老臣就是在为当时的太子朱标“拔刺”让他能够无忧地“握住”国家,而这个时候的蓝玉更加成为了阻挡未来朱允炆的一根“刺”,朱元璋必然要拔掉这根刺,才能安心的走。
综上所述,蓝玉的死,一方面是自己功高震主,还恃宠而骄,不懂得低调,尤其是在明知道有朱元璋这种生性多疑的领导的情况下,还依然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因素了,不管是哪位皇帝肯定都不想自己的继位者有一群无法驾驭的臣子的。蓝玉或许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他却不懂得低调,倘若他不曾这么猖狂的话,或许最后的下场也不会如此凄惨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