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北京时间年7月5日-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4处和第55处世界遗产。这使得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和自然遗产总数(14处)均位列世界第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江苏盐城东部沿海大丰麋鹿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源新华社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项目范围涉及我国黄(渤)海多个候鸟栖息地。本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期包括: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

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

江苏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

江苏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源新华社

和中国其他所有17项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主体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因此可以说,本次申遗成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俯视图

图源视觉中国

黄渤海区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泥沙滩涂,是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所在地。

(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有神秘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该区域有超过种脊椎动物和多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种鸟类,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如小青脚鹬、大杓鹬、黑脸琵鹭、大滨鹬等长距离跨国迁徙鸟类在此停歇);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全球极度濒危鸟类勺嘴鹬90%以上种群在此栖息)、5种濒危物种(如黑嘴鸥)、5种易危物种。同时,这里还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也是中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最多时有全球80%的丹顶鹤来此越冬)。

候鸟越冬

图源国家林草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滩涂

图源国家林草局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展示地图

图源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当时的国家政权形态是神权与王权并重(推测可能是神人兽面纹的一种代表意义)的神王之国;社会分化显著,以掌握权势和财富的多少决定社会地位(如玉琮等礼器代表神权,玉钺等仪仗器代表军权)。

良渚文化标志性神人兽面纹,其背后的寓意究竟是何仍在研究中

图源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世界遗产申报范围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其中遗产区由瑶山片区、城址片区、谷口高坝片区和平原低坝—山前长堤片区四部分组成。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同时一系列以统一神灵形象为核心纹饰的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为其内涵及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

左图年莫角山发掘现场

右图年反山20号墓出土挖掘现场

图源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一直以来,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之称,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口说无凭。而良渚古城就是证明“五千年文明”的实际存在最重要的实证之一。

为了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寻找证据,年,我国正式提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年,探源工程实施了4个阶段的研究并结项,在距今5-3年的重要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包括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如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实在是大喜之事。

年瑶山揭示的祭坛顶面遗迹

图源良渚博物院

与古埃及、苏美尔文明同时期建成的良渚古城,内城约3平方公里,外廓城约6.3平方公里,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约平方公里,被称为“中华第一城”。

它在城市遗址的平面布局上呈现出一种明显设计的、特别规整的空间形式,借助空间布局与建筑形象的规划与设计,进一步凸显权力与信仰中心的象征意义,包括在城市功能区的分级与布局上强调社会阶层的分级,以中心建筑的高耸与宏伟标示统治权力的正统,揭示出东亚地区早期国家的城市规划特征。

它在古城空间性质(form)上展现典型的向心式三重结构,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借助空间布局的序列强调权力地位和社会分级的早期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城区图

图源良渚博物院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同时,该遗址揭示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元的过渡,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良渚古城北城墙考古发掘的石犁

图源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良渚遗址的记忆

良渚古城发掘历经82年考古发掘

年11月-12月

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馆员施昕更于余杭县进行三次田野考古发掘,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由此揭开良渚遗址的冰山一角。

黑陶盉he图源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良渚文化正式定名

良渚文化玉牌饰

发现反山贵族墓地

反山遗址还原图

发现瑶山墓地和祭坛,揭示出良渚文化中期已出现严重的社会分化

良渚遗址出土的漆绘残器

良渚古城被发现,城内发现了包括宫城、王城、外廓城、王族陵墓、大型祭坛、仓储区、工匠区、水城门、陆成门在内的一百多出遗址。是目前已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良渚古城北侧发现的玉璧

发现和确认了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拥有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

良渚古城北城墙考古发掘的玉三叉形器

年7月6日

“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文化玉琮cong

部分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

良渚古城出土的镶玉漆杯

良渚古城发掘的觚gu形漆器

良渚文化玉梳背

良渚文化玉鱼、玉龟、玉蝉

刻符玉璧上的玉鸟纹饰

绹纹玉镯

玉鸟

玉勺

玉龙首纹环

神人兽面纹玉璜

部分资料来自新华视点、良渚博物院、新京报、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浙江日报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