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136706.html

01

第一次见吴爱国,在刘汝斯的山村小别墅里。初看,不帅,小眼睛、小胖、带点小肚腩。但眼睛里有光,激情四射,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逻辑清晰。

聊完,决定去山里看茶园。茶园是吴爱国盘下来的,在半山腰,有一段距离,路窄、陡、弯、急,打算开车去,两辆车,我、汝斯和其他人一辆,吴爱国单独一辆。

刘汝斯搞艺术的,开车有点猛,现在还有罚单没处理完,分不够。到山顶,初看,没人,以为吴爱国没到;再看,他早到了。

他说他是山里人,但这个山里人,有点猛。

他是厨师,开了八家饭店,从山腰开到山脚,从山里开到城里,从山里开到江边。他不仅是厨师,他还是演员、诗人、设计师、企业家、乡村干部……

不急,听我慢慢说。

02

吴爱国的电影节

拍电影,吴爱国是认真的。

你以为他是个跑龙套的,但他是男主角,演了《天目》,演了《冬禅》,演了《寂静与禁忌》,还要演更多。

你以为他是玩票的,像山西煤老板钱没地花养几个干女儿拍几个电影随便过把瘾就死。但他演的电影,去了法国戛纳,去了台湾金马,去了德国卡塞尔。

你以为他就拍个电影,玩腻了就收手,他还要做电影节,做天目山的电影节。

他还真做了!

年1月12号,第一届天目山电影节搞起来了。人不多,加吴爱国,共九个。没作品,不要紧,第一届嘛,先看别人的。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围在一起,喝点小酒,看看电影,该吹牛吹牛,该谈电影谈电影,该感悟人生就感悟人生,好不快活。

选的片子有英国话剧《天窗》,芬兰电影《希望的另一面》,瑞典电影《第一封印》,英剧《女鼓手》,意大利电影《幸福的阿扎罗》,日本电影《摄影机不停》。

逼格满满。

因为疫情,吴爱国的电影节停了一届。吴爱国看得很开,法国戛纳电影节,不要照样停办过。你看,他的对标,是法国戛纳。

03

吴爱国的茶

再说回吴爱国的茶园。

汝斯看了就想上去裸奔,但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没兴趣看他裸奔,没让他脱。

但茶园是真美。像梯田一样,一垅接一垅,往上一看,看不到头,都是茶树,绿油油一片,与世隔绝,像世外桃源。

茶园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有雾环绕,优质茶叶的环境都有了。

一开始,茶园没人管,差点荒废。

吴爱国想盘下它,老父亲不同意,你没做过茶,不知道茶的辛苦,没价值,还不赚钱。

吴爱国还是把它盘下来了:第一,这么好的茶园,毁了就没了,可惜;第二,他喜欢茶、想做茶、也能把茶做好。

就有了吴爱国的大可茶。

茶,我们都喝过。老父亲的手艺,汤色纯,没有杂质,茶香淡而绵长,回甘时间长,没辜负这绝佳的生长环境。

天目山里有座庙,我不懂佛,不敢乱评说,里面有个得道住持,找他做禅茶的人很多,不真做,就挂个名,有钱,源源不断。

老住持拒绝了,钱乃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对吴爱国例外。

不为钱,就为他这份心。

04

吴爱国的笋

有人做饭是为了吃,有人做饭是为了生存,有人做饭是因为没人给他做饭。

吴爱国做饭,是要做艺术家的。他这辈子都和饭搭上了,甩不掉、打不烂、脱不开,死死黏在一起。

因为做饭,他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因为做饭,他和老婆有说不完的话;因为做饭,他带着老婆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吴爱国去过戛纳电影节,因为会做饭,他成了焦点,一大群一大群的人围着他。别人成为焦点,是因为穿得少,是因为跌得巧。

吴爱国成为焦点,是做饭做得好。

原来全世界的人都一样,都爱吃。因为美食,可以放下语言、放下种族、放下偏见。美食面前,人类最平等,谁都无法拒绝。

拍电影的是艺术家,做饭的,也一样是艺术家。

天目山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食材自然好,比如天目山的笋。陈晓卿念念不忘,央视拍了一次又一次,不嫌多。

食材好,却没有特色菜。

这是天目山的遗憾,是吴爱国心中的痛,他要做改变。做天目山特色菜,做标准,做统一,像柳州螺蛳粉那样,风靡全国,抢占年轻人的胃,欲罢不能,欲拒还迎。

就有了天目暖锅。

天目山的笋、特制的小火炉,加入木炭,小火慢炖,一口下去,是乡愁的味道,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暖胃,更暖心。

有了暖锅,还不够。不到临安,不到天目山就吃不到。

吴爱国还要做自嗨锅,可以邮寄到全国,哪都可以吃,一撕,一倒,一泡,热气就上了,香气也来了。

他要把天目山的美,天目山的香,推到全国。

05

写在最后

对了,吴爱国还会写诗,录几句放下面:

太阳掏了一个洞

墙上出现了一个剪影

霎时好看

人间是有烟火的

煎两个烧饼

熬一锅白粥

沾上醋

何等滋味

五点

天本该亮的

张望了一眼

继续朦胧

唧唧喳喳

不吹不黑,写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有人一辈子做不成一件事,吴爱国半辈子就做了很多事,他还要做更多的事,带着他的大可茶,他的一口天,他的天目暖锅。

他不是搞艺术的,他却把生活过成了艺术。

他说他山里人,从山里出来,扎在山里,也要回到山里。

但这个山里人,有点猛!

拾文化(ID:shiyafengshe),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