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第20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主播:兆斌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何处是扬州(4)

在江东占据核心地位的“太湖平原”并不是江东平原的全部。无论从位置还是彼此间的地理、地缘关系来说,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都算得上是江东平原的另一个核心之地。

如果说春秋时期,太湖平原支撑吴国成为了一方霸主,那么宁绍平原则帮助越国拿到了挑战者的资格。在两汉时期,江东吴越分野的地缘特点依然得以体现。整个宁绍平原及其背后的浙闽丘陵,被建制而成了会稽郡。“越”文化是这片土地被整合在一起的核心原因。这个“越”可以是文化的,也可以是政治的。具体来说,与当年越王勾践所复兴的“越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要了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就得先回到一切的起点——宁绍平原。从山形角度来说,宁绍平原背后所依托的,是东南丘陵中的“浙闽丘陵”,而太湖平原背后的山地,则是东南丘陵中的另一个成员“江南丘陵”。

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都会因大潮而见诸新闻的钱塘江,是两片丘陵的地理分割线。不过钱塘江并非长江的支流,从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收集到足够的雨水之后,钱塘江水最终接入的是杭州之东那个巨大的喇叭状海湾——杭州湾。这意味着位于钱塘江之东的宁绍平原,乃至整个浙闽丘陵都不归属于长江流域。

越国迁移路线图(至越王勾践止)

鉴于长江口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生长,钱塘江也在努力向东延伸。也许某一天杭州湾会在两江的共同努力下,淤塞成一片平原,让钱塘江变身成为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不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情况还不会发生。

尤其杭州湾两侧的陆地并不只是在增长。在引潮力、季风,以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杭州湾的北岸一直在受到海浪的侵蚀。以至于对比现在和东汉末年的海岸线你会发现,在南岸宁绍平原面积,大幅向海洋淤涨的情况下,北岸却因为受到海浪侵蚀不得不向后退缩。

杭州湾海岸线变化图

杭州湾两岸这种此消彼涨的地理变化,对两岸的地缘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很显然,相比北岸,依托南岸宁绍平原发展的族群和政权,会更加的稳定。更为有利的是,宁绍平原背后所依靠有浙闽丘陵。在亚热带热风气候影响下,无论是太湖平原还是宁绍平原,都存在很大的洪涝风险。

对于人类的祖先来说,最为安全的生存之法是依附于高地,然后由山麓向平原地区渗透,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治理水患,将湿地改造成居住和农业用地的技术。

整个宁绍平原背后由西向东排列着的: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四条南北向的山体。这些山体在为浙闽丘陵明晰北部地理边界的同时,也庇护着在宁绍平原进行开发的吴越先民们。

从此来说,与山地关系更为紧密的宁绍平原,要比地域广阔的太湖平原,更容易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如果要为吴越先民们在宁绍平原上找一个文化上的起点,距今约-年的河姆渡文化,应该是很有资格承担这一重任的。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复原图

宁绍平原东西宽约公里,南北的平均纵深则为20余公里。西部的绍兴与东部的宁波,是宁绍平原上的两个中心城市。鉴于山海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绍兴与宁波之间,并没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将它们串连起来。整个地区最大的两条河流,是分别从绍兴和宁波两城向北注入杭州湾的:曹娥江、甬江。其中流域面积最大的甬江,是由两条上游河流:南边的奉化江、西侧的余姚江,在宁波市区汇集而成的。

在宁绍平原的开发史上,曹娥江、甬江畔都书写过重要一笔。春秋越国的最初兴起之地,就是曹娥江畔、会稽山脚下的绍兴(时名“会稽”),而余姚江河谷则是河姆渡文化的中心区。

从抵御水患、开拓生存空间的角度来说,余姚江河谷比之宁绍平原的其它地区要更有优势。这是因为除了背后能依靠四明山之外,它与杭州湾之间还额外多出了一条东西宽40公里、海拔约米的丘陵。

这条丘陵能够帮助余姚河谷助抵御海侵的风险。正是在两山夹一谷地势的余姚江河谷,积累出最初的农耕经验之后,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吴越先民们,才逐渐进一步开发了整个宁绍平原,直至跨越钱塘江进入太湖平原流域。

在吴越先民跨越钱塘江,进入太湖平原的过程中,有一个最近因申遗成功而大热的文化遗址——良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良渚文化生成于距今-年前的时间段。

如果说河姆渡文化,还只是属于处在渔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过渡阶段的初级文化体,那么已经开始筑城并产生阶级差异的良渚文化,无疑已经具备了文明体的特征。

良渚古城

以至于在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有观点认为中华年文明史终于为世界所认可,甚至希望将良渚置于夏王朝之前,正式认定为华夏文明的开端。然而必须正视的是,无论是河姆渡文化还是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主线本身并不存在继承关系。它更多是吴越之地文化发展的产物。

天目山可以解释为什么良渚遗址,能够被认定为吴越转换的枢纽点。从地理位置来看,天目山是整个“江南丘陵”地带的最东点,它所延伸出的那些单体丘陵,帮助围就了太湖。位于天目山西南麓、行政上归属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正好位于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相接之处。也就是说,吴越先民们在这里经营一段时间后,可以沿着天目山南麓向北扩张至太湖之滨,直至通过兴建排水工程,将太湖周边的湿地开拓成为肥沃的农田。

在后来的历史中,这样一个承上起下的枢纽点,位置向东南方向发生了一点位移。同样位于钱塘江与天目山之间杭州,成为了连接太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新连接点,并将这一优势延续至今。

对于历史上的以江东为核心的南方政权来说,如果更有进取心一点,可以选择长江之滨的南京为都;而如果只想偏安的话,能够沟通两大平原的杭州则会更有优势(杭州曾为五代时吴越国及南宋政权的都城)。

在良渚文化兴盛时期,除了在太湖平原繁衍生息以外,这一原产自江东的上古文化,还曾经跨越长江在江淮地区有所扩张。不过事情总是双向的,在江东文化向外扩张的同时,来自中原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也必定会向江东地区输入。基于位置原因,太湖平原会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文明的冲击。当然,在外来文明更为先进的情况下,这种冲击将让太湖平原能够先于宁绍平原,在技术和政治上获得优势。这一特点在信史中的体现,就是成长于太湖之滨的吴国,要较之越国更先崛起并觊觎中原。

无论从地理还是血源、文化角度来说,吴越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太湖平原与宁绍平原在流域上的差异,虽然让它们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地缘差异,但历史上宁绍平原与太湖平原之间的交流,在难度上要远低于江东地区与江淮地区的沟通。

如果吴人的先民,可以从宁绍平原进入太湖平原,并因与中原文明交流而升级的话,那么那些还生活在宁绍平原和背后山地上的越人,也同样可以复制这一路径。只不过,当他们以“越”为名来做这一切时,势必与那些以“吴”为政治标签的远亲们发生碰撞与博弈。

关于春秋时吴越两国之间的恩怨,即使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