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cháyáshān),又名玲珑山、西游仙山、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开发于年,南距驻马店市区40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3°07′57.52″,东经°43′22.31″,占地面积平方千米。
嵖岈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相连,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分布其中,有峰、洞、棚、石等各类景点多处。
年,嵖岈山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年,嵖岈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图片来自网络。嵖岈山(cháyáshān),又名玲珑山、西游仙山、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开发于年,南距驻马店市区40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3°07′57.52″,东经°43′2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大致生活年代为明朝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因其科考不利,流寓于南京,嘉靖中期候补为岁贡生。嘉靖四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贫,放弃科考,无奈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后又遭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长期靠卖文为生。
图片来自网络据明天启·宁祖舜《淮安府志·卷十六·近代文苑》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数奇,竟以明经授县贰。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放浪诗酒,卒。有文集存于家,丘少司徒(丘汝洪)汇而刻之。
据明天启·宁祖舜《淮安府志·淮贤文目·艺文志》记载: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四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图片来自网络嘉靖四十三年,吴承恩被委以浙江长兴县丞。其间吴承恩结识了湖州府长兴人徐中行(嘉靖后七子之一),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徐中行(—),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又称天目山人。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明代中期以复古散文盛行于文坛后七子之一,湖州长兴人(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今福建长汀)知府,改汝南(今河南驻马店)。
图片来自网络。嘉靖三十二年(年),因杨继盛死劾严嵩,徐中行不顾牵连,公然探狱。杨继盛被害后为其料理丧事,引起严嵩忌恨。后谪长芦(今河北沧州)盐运判官,迁端州(今广东肇庆)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嘉靖四十五年(年),因母丧回长兴,与吴承恩结为挚友。隆庆初年(年),吴承恩在长兴受人诬告蒙受冤狱,徐中行营救获释。隆庆二年(年)吴承恩以补授荆府纪善(湖北蕲州荆府教师)结案。著有《天目山堂集》20卷、《青萝馆诗》6卷。
徐中行任河南汝宁知府期间,遍游天中胜景。当他结识吴承恩之后,听说吴承恩在写作一部奇书,名曰《西游记》,十分赞赏。
图片来自网络徐中行多次向吴承恩讲述汝宁府境内的嵖岈山景色,特别向吴承恩讲述了自己数次登临碴蚜山的感受,并高声吟咏了自己的诗作《嵖岈仙踪》:嵖岈山上觅仙踪,石猴屹立半空中。圣僧讲经训愚顽,正果得道始大成;
吴承恩听了徐中行的讲述,很有些心驰神往,尤其是听说唐僧曾多次到嵖岈山讲经,并教化石猴成为徒弟的故事。徐中行并推荐道:“写《西游记》”不可不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可不到嵖岈山,那真是个风景绝妙的好去处啊!”
图片来自网络后来吴承恩因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被弹刻下狱。徐中行设法救吴承恩出狱并劝他远行以避祸。吴承恩问行往何处,徐中行说:“可往河南汝宁府嵖岈山,—来避祸,二来可激发创作《西游记》的灵感。”
图片来自网络吴承恩由扬州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达武汉,再由京汉故道骑驴至汝宁府地,终于于嘉靖四十三年(年)秋天,登上了嵖岈山。面前这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石猴形象如同黄钟大吕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