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2月7日,星期一,农历十月二十三,大雪。北京晴,2℃到-7℃。以下是内容提要:

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建设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嫦娥五号探测器对接组合体成功分离,进入环月准备阶段,将择机返回地球;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实现首次放电,为核聚变堆自主设计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5年增长约倍;

各地加强冷链市场监管,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以下是详细内容:

天津高标准建设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夏震宇马喆天津台记者翟婧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近年来,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的要求,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着眼,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深冬时节,在天津市津南区辛庄湾绿色生态屏障片区,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冬季植树造林项目。今年,这里在已经种植30多万棵树木的基础上,又栽种了多亩的狼尾草、萱草等花草,并修建了亲水平台、林间驿站、游览线路等便民设施。

施工单位辛庄湾项目现场绿化负责人刘日辉:为了进一步打造田园乡野的体验感,我们规划了一条游览路线,做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带,人在景中游。

针对京津冀地区生态资源紧约束、紧平衡问题,天津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了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这一面积是天津中心城区的两倍。

在生态屏障区建设中,天津实行三级管控措施,同步开展了拆迁与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十大重点工程”。天津市津南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刘凤春说,如今这里切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刘凤春:津南区大约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是有阵痛有损失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生态屏障建设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日益体现。我们要为天津市建设一个绿色的城市会客厅,再造一片绿肺,同时又是群众每天锻炼、休闲、旅游的一个必去之处。

天津市还推动七里海、大黄堡、团泊洼、北大港四块总计平方公里湿地保护修复和公里渤海海岸线综合治理,把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呼应,南部同河北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串联,有机融入京津冀生态网络,有效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越来越多的候鸟在这里迁徙、停歇。

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力:据观测,(近期莅临湿地的)鸟类约有多种,数量达10多万只。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越来越多,而且群落规模也扩大了。

在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天津市坚持生态惠民目标,城市环境承载力日益提升,乡村振兴不断推进,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天津市民:现在你看这环境,多好啊!空气好,环境也好。

天津市民:过去这儿跟现在差别太大了,现在太美了,太好了!

“十四五”时期,天津将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区域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上展现更大作为。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勇:我们进一步通过国土空间的优化,强化生态用地的保障,推动生态屏障的建设,推动湿地的保护,推动沿海海洋生态的修复。突出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三五”期间我国造林5.29亿亩新增98个国家森林城市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快实施造林绿化和重点区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绿化。最新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累计达28亿人次,义务植树亿株,新增国家森林城市98个,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个,认定发布国家森林乡村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1平方米。国家林草局生态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民介绍,我国森林步道建设也在过去五年坚实起步。

张健民:年以来,我局连续公布了三批12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武夷山、罗霄山、天目山、南岭、苗岭、横断山、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步道总长度达到2公里。

 嫦娥五号探测器对接组合体成功分离进入环月准备阶段将择机返回地球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

6日,在月球轨道完成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后,样品容器从上升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关键的阶段大部分我们都顺利完成了,后续的环月的飞行和月地轨道的射入,再一个进入月地轨道,最后是返回,还有三个阶段。后续我们应该来讲,信心更足了。

嫦娥五号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作为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中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导探测器实现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工程师孙武介绍,此前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我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都应用了微波雷达,表明我国已经充分掌握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技术,但这次是在距离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难度更大。

孙武:与近地轨道相比,月球轨道没有卫星导航,微波测量是中远距离的唯一手段。月轨环境更复杂,所以自动交会对接对微波雷达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为此,微波雷达团队攻克了测量通讯一体化、大宽角度测量等关键技术。

目前,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在实施两次轨道机动控制后,再经过3天左右的月地转移飞行,将再入大气层。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三期部副部长王琼:通过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一个飞行就能够走入地面,我们采用半弹道(弹跳式)的方式是有两个考虑,第一个是为了降低我们的再入过程中的一个过载,同时使得整个的热流密度降下来,这种防热难度降下来。第二个考虑主要就是为了控制落点,同时提高着陆点的精度。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贺军表示,将通过多种努力提高测控能力,确保后续任务圆满完成。

贺军:由于环月轨道受到月球的遮挡,整个测控不是连续可见的,这样就需要我们优化测控计划、优化监视流程,使我们的一些关键控制都处于测控区内。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6日11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四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立体测绘卫星,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测制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生产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等产品,将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保障。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实现首次放电为核聚变堆自主设计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日,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之声独家专访了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钟武律。

太阳的核心温度大概在万度—万度,而地球上的金属材料在0度左右就会融化。钟武律所长介绍,中国的“人造太阳”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个能够承受住1亿度、甚至超过2亿度高温的装置。

钟武律:这种装置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是类似的,就是核聚变的原理,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来实现核聚变,并且释放能量,用来发电。

钟武律介绍,此次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是我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该装置是我国实现核聚变能开发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装置,也是我国消化吸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钟武律:这个装置它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和控制方式,具有先进的偏滤器位形的优势。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的托克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的电流的能力可以提高到2.5个兆安培,等离子体离子的温度可以达到1.5亿度的样子,也就是说太阳核心温度的10倍。

目前,国家原子能机构正在研究布局一体化核聚变研究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核聚变创新研究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平台、青年科学家成长平台,全面促进我国核聚变事业由并跑向领跑迈进。

我国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5年增长约倍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保险行业协会6日在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年至年,我国扶贫保险扶贫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扶贫覆盖面不断扩大。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从18.63亿元增加到1.13万亿元,增长了约倍;参保贫困户从年的40.57万户次,增加到年的.28万户次,增长了约9.93倍。

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初步预计,“十三五”期末我国保费收入达4.5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约13%,保险总资产年均增长约12%。

国务院安委办紧急部署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12月6日召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执行预防煤矿事故的特别规定,严格开展督导检查和监管执法。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但较大事故自4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上升,尤其是近期煤矿重大事故连续发生,反映出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在抓落实上存在很大差距。

会议强调,年底前后历来是各类事故多发易发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紧紧扭住防范重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举一反三抓好其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坚决打赢岁末年初安全防范这场硬仗。

针对近期重庆两起煤矿重大事故,国务院安委办6日约谈了重庆市政府负责人,要求重庆切实汲取事故教训,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

四川、山西、广东等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年来,四川、山西、广东等地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舒雅彤是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前进村村民,在当地经营一间小店为生,谈起这几年村里治安环境的变化,她感触很深。

舒雅彤:当时我带起娃娃连门都不敢出。这几年经过整治,现在我觉得治安好多了。

昔日的前进村,被以原村委会主任申文健为首的黑恶势力长期霸占。通过雅安市纪委监委、政法系统集中攻坚,惩治涉黑涉恶腐败问题,铲除黑恶势力和“保护伞”滋生土壤,前进村嬗变新生。截至今年10月底,四川省共依法打掉涉黑组织个,涉恶集团和团伙个。

四川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世成:下一步,我省将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针对矿产、能源等领域的乱象,山西省对能源资源、金融放贷等12个行业及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山西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刘宁:政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查找监管漏洞,向行业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风险提示函》余份,与行业监管部门一道对行业乱点进行整治整顿。

自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山西省先后打掉吕梁陈鸿志、李增虎,太原任爱军等涉黑涉恶组织,提起公诉涉黑案件起人,共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亿元。

刘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不断提高扫黑除恶政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确保扫黑除恶常治长效。

广东省通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化“六清”行动,推动形成专项斗争压倒性态势,取得重要成效。据全国扫黑办和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省92.8%的受访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满意”或“比较满意”。

各地加强冷链市场监管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各地各部门压实责任主体,加强冷链市场监管。目前,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接入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这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查询进口冷链食品的入关、加工、销售等信息。各地也优化完善省级平台,加快与国家平台的数据对接。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桢:扩大“冷链食品溯源码”应用覆盖面,强化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