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http://m.39.net/news/a_9387382.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张蓉

陆羽画像

翻开尘封千年的《茶经》,再回唐朝:仿佛看到一位白衣飘飘的茶圣,穿过幽深的时光隧道,从历史深处走来。

在天目山间,他仰首低颔,把盏问茶,细细探究茶的精妙。

这是多年前,东天目山北部余脉的苕溪草堂,避乱南下的陆羽隐居于此。

年轻时,身为茶痴的他便立下宏愿——要写一部前无古人的茶学经典。

为此,他踏遍天目山的岗峦、坡湾,采摘野茶。

相传,他初到此地时,天目山的山里人家尚不懂茶为何物。陆羽便将山上的茶叶采制而成,并将煎茶之道传授给大家。后来,山里人才开始学会了采茶、制茶之术。

《陆羽烹茶图》赵原(元)

一日,好友皇甫曾和皇甫冉兄弟俩造访,却只见陆羽一身登山行装,背着竹编茶笼出门,匆匆的身影转瞬消失于山道间。直到次日,日上三竿,他们方才等到陆羽背着两大包鲜叶满载而归。

原来,沿苕溪西行,登上云雾遮盖的天目山,陆羽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两种野茶:一种生长在向阳土坡上,而另一种很特别,长在一片风化的碎石中。

在山中,他连夜用各种土办法比试两种野茶。最终,他惊喜地确认,那些从砾石堆中长出的极具生命力的茶丛,正是品质更优的天目山茶。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品味着这非同寻常的好茶,皇甫曾随口吟诵起来。

自此,天目山茶被陆羽编写进《茶经》:“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者,与舒州同。其最佳者,邑中各山皆产,茶出米坞者亦清香。”

天目山龙头石、狮子岩、倒挂莲花、龙头坞一带,至今仍有星罗棋布的老茶树,野生野长。

《茶经·五之煮》

《茶经》中的茶具

相传,这是天宫御茶园散落茶籽于此,种子发芽,长出了十八棵茶树,因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树长得郁郁葱葱。

这就是天目山野生茶叶的代表——“龙头十八蓬”。远近闻名的“天目云雾茶”与“天目青顶茶”也由此而来。

至今,“龙头十八篷”仍在山路之旁蓬勃生长,成为一种自然、淳朴且久远的符号。

茶经·茶道·禅师

茫茫尘世,升腾的是悠悠茶香;沧海桑田,流淌的是渺渺茶韵。

天目山茶因陆羽之记载而闻名,更与古刹、名僧有不解之缘。

唐代茶具

宋元时期,天目山地区佛寺林立,香火繁盛,兴茶道,倡导茶禅一味。

元朝至元十六年,高峰原妙在此兴建狮子院,洗钵、煮茶,泉水依稀,茶香更盛。

二十三年,中峰明本前来天目山参谒高峰禅,承高峰衣钵真传,禅功轰动天下。

高僧辈出的天目山取代以径山为首的禅院五山各寺院成为禅的中心,声名远扬,更被日僧视为临济宗圣地。

元代,日僧业海本净慕名前来天目山学禅。回国后,见山梨县境内大和村附近的山岭状如天目山,便在山上建造了一座临济宗栖云寺,山号即为天目山,并将原先的山名改为东天目。

不仅仅是业海本净,当时,大批日僧接踵而至,到天目山求法。有人统计,在著名的入元日僧中至少有21人先后抵达过天目山。

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们聆听高僧的开示,也一品天目茶禅的韵味。

面前,束口、深腹、露胎的茶碗静静立着,形如漏斗的它闪耀着黑色光芒,也映衬着他们眼中的惊喜。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茶具,它巧夺天工的精美让他们惊叹,浑然天成的形态更令他们着迷。

有的,在闪烁着深邃黑浑之中,镶嵌着一片清晰生动的木叶,透过茎脉的空隙,金黄色的叶子像在舞动着生命的灵性;

有的,恍如一片星空,繁星点点,神秘莫测……

天目窑出土的黑釉瓷

他们爱不释手,直至修行结束,不约而同地将这特殊的茶具带回了日本。

自此,这些从天目山寺院被日僧带走的茶碗,成为日本茶道中神圣的器具。

起初,日本人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它们各具特色的釉面,赋予不同名称,如福建窑口出产的无上珍品“曜变”、重宝“油滴”、“建盏”,江西吉州窑所产“鳖盏”、“能皮盏”,“乌盏”(其出产地现莫衷一是)等七种,而最为常见的一类则被命名为“天目”。

随着天目山的名气日盛,“天目”的概念不断扩大。后来,人们索性把这些束口、深腹、露胎的黑釉茶碗都统称为“天目茶碗”。

宋元时期,中国诸窑都争先仿制这种黑瓷极品。

因天目山而名的它产自哪里,经过泥与火怎样的煅烧,一度成为历史上的待解之谜。

直至民国时期,张天方来到天目山,成为天目书院院长,它与天目山更深厚的缘分得见天日。

热衷于考古活动的张天方,在天目山落脚后,每次外出都注意观察,极力搜寻古迹。

年,他组织人员到於潜绍鲁瓮街头考古,意外发掘北宋瓷窑,获得大量瓷器,称其为“天目窑”。

天目窑出土瓷器

天目窑四周密集叠嵌着陶瓷碎片

这处古窑就坐落在天目溪畔,距离天目山数公里远。如今,溪沟里仍不时可见被溪水冲刷而出的陶瓷碎片。曾经,天目山一带的百姓也经常从田地里刨出一些黑窑器物。

这里曾坐落着一处坐北朝南的龙窑。离窑口不远,被溪水冲刷的小溪的堤岸,呈现了窑口附近的一个地质剖面:离地表约60厘米的下方,密集叠嵌着陶瓷的碎片,成为此地存在古窑遗址的有力旁证。

透过窑口,仿佛可以看见一千多年前的图景——柴窑的火熊熊点燃,窑工甩开膀子炼泥、拉坯、修坯、上釉……广袤的天宇下,清香的泥土上,回荡着力与美的旋律。经过火的煅烧,黝黑的茶盏形态各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日本僧侣和制陶人纷至沓来,来到这神奇的窑场,流连在繁华富庶的江南宝地。面对卧龙似的窑址,他们肃穆的脸上充满敬畏之情。

古代制陶流程示意图

天目窑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天目山南数十里的范围内,贮藏着丰富的高质量瓷土资源。

20世纪80年代,在天目山四周的凌口乡、绍鲁乡和西天目乡(现合并为於潜镇和天目山镇)的约6平方公里土地上,杭州市与临安文物部门考古发掘了24处古窑址。

天目窑分布图

在这些古窑出土的瓷器中,除了大量青白瓷,有不少天目茶碗形制的黑釉瓷现身。胎体偏白,釉色黑褐,有的泛着蓝光,有的外施褐色护胎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它们,被称为“天目盏”。当年,它们不仅供当地百姓日常使用,也售卖给众多寺院供僧侣使用。

始于北宋,盛于南宋,天目窑烧造的鼎盛期正值大批日本僧人前来参禅问法。或许,那些令日本僧人着迷、被携带回国的天目茶碗中就有这些古窑出土的产物。

遥想当年,天目山窑址林立,火延续,龙窑在烧,宋词中的婉约与奢美也被揉入到了茶碗中。

一盏千秋,天目茶碗承载着悠悠茶韵绵延至今,远渡海外。它如流星般划过天目山的历史星空,却开启了日本茶文化的源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