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苏浙军区成立后,根据党中央关于向东南敌后发展的战略决策,其首要任务是:巩固苏南地区,打开浙西局面,打通与浙东的联系,以便为开展对日反攻和配合盟军作战创造条件。军区司令员粟裕等领导全面分析了敌、我、顽各方的情况,认为上述三项任务中,关键在于打开浙西局面,尤其是夺占浙西的天目山区。这样,既可屏障苏南,巩固现有地区,又可解除开辟杭嘉湖地区的后顾之忧,创造打通浙东的有利条件。因此,苏浙军区拟首先进占莫干山地区,建立前进阵地,试探敌、顽反应,尔后确定下一步行动。

年2月10日,各纵队分别行动:第一纵队从长兴县槐坎出发,沿途积极打击日伪,先后粉碎了安吉梅溪等地日伪及土顽的出扰,进至武康县的武康镇、三桥埠和安吉县的递铺一线,控制了莫干山地区。第三纵队七支队为保障一纵后方安全,经安吉县鄣吴进至景坞里、上堡一线。

正当苏浙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展开攻势时,顽军却向新四军发起了进攻。2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三战区所属的苏浙皖挺进军总部,发现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主力已全部进入莫干山地区,在广德以南仅有第三纵队七支队时,即集中5个团的兵力,向三纵七支队发起突然袭击。顽军妄图以五比一的绝对优势,首先“解决”七支队,断绝第一纵队后路,进而歼灭一纵主力。

针对顽军的进攻,第三纵队七支队根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给予坚决反击。2月16日晚开始,第三纵队发起全线反击,顽军全面溃退,相继向天目山区和安徽宁国方向逃窜。18日,天目山第一次反顽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战役,苏浙军区部队共歼灭顽军多人,缴获迫击炮3门、轻重机枪40余挺、步枪多支。同时,占领了孝丰县城和孝丰西南的报福镇,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区。

第一次反顽战役之后的2月24日,中共中央又向华中局发出关于《对发展东南意见的复示》,强调在敌打通浙赣铁路(今为沪昆铁路浙赣段)以前,苏南、浙东、皖南部队应巩固现有阵地,深入开展农村工作,整训、扩大部队,随时准备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可能的进攻,准备将来大举跃进。

3月3日,苏浙皖挺进军再度纠集12个团的兵力,从西、东、南三面呈马蹄形向孝丰地区分进合击。面对顽军的多路围攻,苏浙军区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以部分兵力利用山地有利地形阻击顽军进攻,集中第一、第三两个纵队主力狠狠打击其一路,然后视情况求歼其余各路。

3月4日至7日,战斗在孝丰外围激烈展开。在正面及侧翼担任守备任务的部队先后投入战斗,经过浴血奋战,反复争夺,坚守了阵地,牵制了顽军,为主力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7日晚7时左右,苏浙军区部队完成合击部署后,向进至孝丰西侧之顽军全线出击。

第二次反顽战役于3月27日胜利结束。苏浙军区不仅再次粉碎了顽军的进攻,而且乘胜占领了东、西天目山和临安县城。至此,苏浙军区已控制了浙江的长兴、孝丰、安吉、武康、德清、吴兴、余杭、临安、於潜、富阳和安徽的广(德)南等11个县的大部或一部,解放人口余万。鉴于这时孝丰地区的局势已趋稳定,苏浙军区于4月4日把领导机关也从长兴仰峰岕迁至孝丰县城,与前线指挥部会合。17日,又移驻孝丰东南的井村吴家道(今属安吉县天荒坪镇)。

第二次反顽战役期间,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令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叶飞率第二批部队从苏中南下,以加强苏浙皖边区的工作,在年内打好向东南发展的基础。4月7日,叶飞率第一师教导旅3个团及地方干部数百人,分两路渡江,于6月23日在孝丰吴家道与粟裕会合。第二批部队南下后,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钟期光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主任)。原第一师教导旅编为第四纵队,司令员廖政国,政委韦一平,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曾如清,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支队,共0余人。为了迅速打通浙西和浙东的联系,第四纵队建立后即开始向浙东方向发展。苏浙军区决定,由军区副司令员叶飞率第十、第十一两个支队南渡富春江,随时策应天目山地区之作战,并声援浙东部队进占会稽山之行动。5月中旬,第四纵队第十一支队从孝丰出发,在富春江边的富阳县中埠渡口顺利过江,与谭启龙率领的接应部队会师,打通了浙西和浙东的联系。接着,叶飞率领的后续部队、第四纵队第十支队也从孝丰出发,向富春江方向前进。

然而,此时国民党军第三战区调集14个师共6万余人,准备向苏浙军区发起第三次进攻。5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三战区一个师的兵力进占富春江北岸的新登(今属富阳区)一带。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率领的南渡部队受阻于新登东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被迫进行了第三次反顽战役。

5月29日至6月3日,苏浙军区乘富春江北岸顽军立足未稳之际,集中3个支队的兵力,主动出击,击溃顽军,乘胜攻克新登城。为了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顽军决战,部队于6月4日后主动撤出新登,撤离临安,向天目山、孝丰方向集中。顽军重占临安后,集结兵力6.6万余人,向天目山区发起进攻。这时,苏浙军区能够集中的兵力仅为3个纵队、10个支队(团)共2万余人,不仅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处于劣势,给养极其困难,而且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为此,苏浙军区决定放弃天目山,再退一步,待顽军深入时相机予以歼灭。6月15日,新四军全部撤离东、西天目山,转移至孝丰地区。国民党军误认为新四军被迫“向北溃窜”,已经“溃不成军”,下令对孝丰实施分进合击。根据顽军的进攻态势,苏浙军区决心集中兵力在孝丰地区求歼顽军一部。6月19日晚,苏浙军区集中6个支队兵力,向突击冒进的顽军左兵团发起猛烈反击,经一昼夜激战,歼灭其一部。21日,部队主力东移,将顽军右兵团包围于孝丰城东南一带的狭小地域内。顽军多次拼死突围,均未得逞。战斗持续至23日,顽军大部被歼,残部向南逃窜。这次围歼战,苏浙军区部队共毙伤顽军余人,俘人。

至此,天目山第三次反顽战役胜利结束,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聚歼苏浙军区主力、驱逐新四军出江南的狂妄企图。与此同时,苏浙军区部队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共阵亡人,伤1余人,其中第一支队支队长刘别生、第二支队政委丁麟章牺牲殉职。

本文来源:湖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