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金云云柯溢能首席记者王湛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其中,美国医学家格雷格·L·塞门扎(GreggL.Semenza)揭示了身体应对低氧的关键激素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的调控机制,找到了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HIF如今已成为开发许多药物包括癌症药物的热门靶点。

实际上,这一研究工作,是塞门扎和他的中国学生、浙江大学校友王广良在上世纪90年代共同完成的。在诺奖评奖委员会列出的获奖成果关键文献中,王广良是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1篇论文的第二作者。

在美国做实验

没日没夜干了两年

成功取得HIF蛋白

王广良是浙江天台人,年生,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他在年克隆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工作,为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王广良现在美国大冢制药公司(OtsukaAmericanPharmaceutical)任职,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

“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最开始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随后另一位中国留学生江秉华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们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王广良回想起20多年前的科研往事。

当时,细胞如何应对低氧状态是一个前沿方向。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王广良投入塞门扎门下。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王广良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工作。许多时候,他都必须在冰库里做实验,以保证细胞活性。冰库里是真冷,王广良穿着厚厚的棉袄也支撑不到两个小时,不得不跑出来回回暖,然后再钻进冰库继续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广良培养了数百升人类细胞,不断分离杂质,最终取得几毫克的HIF蛋白。

事实上,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科研团队也在做同样的科研,他们想走捷径,避开这种大海捞针的繁复劳动,最后还是王广良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帮助塞门扎最先达成目标。

三位诺奖得主对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研究在年已摘获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塞门扎获奖后写了一篇《拉斯克故事》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讲述取得这一发现的经过。文中他回忆王广良取得HIF蛋白后激动万分的神情,随文刊发的照片也反映了王广良做了许多工作。

在杭州读书

骑车去植物园做调查

到天目山实习

为了投身更具应用性的工作,王广良后来离开了塞门扎的实验室,转为在制药企业从事开发,但他依然奋斗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为减缓人类病痛而继续努力工作。

“如果我继续在实验室做下去,和塞门扎先生一道完成有关细胞感知氧气机制的更多研究,也许今天就能和他一起分享诺贝尔奖。”王广良说,“但是我并未感到遗憾、后悔,我也由衷地为导师感到高兴。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开发新药,或做临床研究,我们都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耕耘,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在王广良看来,从一个浙江天台的山村孩子到今天成为一名科学家,自己过得很开心与充实,而回忆当年在杭州大学求学的岁月,亦是十分难忘、心怀感激。

“我是年进入杭州大学生物系的,那时我才16岁,对于生物尚没有特别深入的认知。不过,学校生物系师资力量很雄厚,教授们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王广良说,那时,他们有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大家常常骑着自行车到西湖、植物园等地去做调查,以及到天目山去实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