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小康网」

於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临安於潜镇一带的山峦,因当地气候独特、其品质较高而得名,在古代,曾作为贡品,素有“北参南术”之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潮滨的梦想之一,就是让於术帮助乡村实现振兴。

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西部的杭州市临安区,地处天目山区,东邻杭州市余杭区,南联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界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是长三角地区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县市),是国内重要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和濒危、珍稀物种的集中产地。

近年来,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村庄变美了,农户收入也大幅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潮滨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从年担任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至今,周潮滨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领村庄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鲜为人知的是,身为村书记的周潮滨还是一位於术传承者。

▲致富之路通过几年的努力,周潮滨家的於术地已经小有规模,通过他的带动,许多村民也开始了解於术,想要种植於术,用於术振兴乡村的梦想也正在逐步实现。(供图/周潮滨)

闯出新路

光明村坐落在天目山南麓,由原畔山、敖干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呈南北走向,南与本镇观山村的秋村自然村交界,北与本镇绍鲁村接壤。这个有户人的村庄以雷竹、生猪养殖为主,由于种植雷竹的时间较长,近年来,林地出现退化现象,每亩地利润仅剩三五百元,乡亲们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当过兵的周潮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军人的那股拼劲一直影响着他,为了光明村的经济发展,更为了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他带领着村民流转土地、转型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土地流转、经营权入股”的模式,便是经过多次商讨和研究后,周潮滨和村两委干部们闯出来的新路子。故事还要从年讲起,那年,从文件征询稿到成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开了七八次,村两委干部跑遍全村上下,讲解土地流转的利害关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这期间,村民的思想还经常会发生反复,比如有一户村民签署了流转合同,回家后又反悔了,竟然把合同偷偷拿了回去,周潮滨和村干部只好再次上门并发动其亲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这位村民亲自把合同送了回来。

现在光明村已有多亩耕地、多亩林地通过土地流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每年保底收入元一亩。由于合作社还反向雇佣村民,村民除了保底收入外,还能在家门口实现“打工”增收,一年下来收入少的几千块,多的几万块,越来越多的村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经营。

挽救濒临“失传”的於术种植技艺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周潮滨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於术帮助乡村实现振兴。他的这个梦想,离不开临安老百姓的一个口口相传的美好故事:传说古时,一只仙鹤从南极仙境衔来一支药草,植于天目山麓,仙鹤不忍离开药草,日久化为一座小山,这就是“鹤山”,药草经千百年,承受日月精华,竟长成一株老白术,人称於术,又称仙鹤术,切开有菊花形和朱砂点……

历史长河中,口耳相传的传说不仅表现了临安的生态底色和独特物产,也蕴含着阶段性的文化观念和相关传统技艺。

於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临安於潜镇一带的山峦,因当地气候独特、其品质较高而得名,在古代,曾作为贡品,素有“北参南术”之称。在临安市小学语文课本中曾有“於潜三绝”这一课,课文中说到:於潜地处山区,高山低丘连绵不断,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在众多的土特产品中,要数於术、天目笋尖、天目青顶(茶叶)三样最为出名,有“於潜三绝”之称。

於术与人参齐名,似白鹤形,怪兽形最为名贵,切开来,里面有朱砂点和菊花瓣的云头形状。冬天下雪凡是有於术的地方,上面都不积雪,挖下去就可能得到於术。现在,於潜一带有药农专门种植於术,於术分一年术、二年术、三年术、四年术四种,普通市场上的一般为二年术,生长年份越久其药用价值越高,天目山上还有野生的於术,非常珍贵。近年来,由于於术鲜为人知,其经济价值未合理开发,导致於术种植技艺濒临“失传”,种植面积已经大幅度缩小……

“人参大家都知道,但有多少人知道於术?”为使村庄的独特文化物产得以保留,相关技艺不失传,几年前,周潮滨从镇里一个90多岁的老人手里,找到了所剩不多的於术种子,并种到了自己的地里。“种植於术并不容易,很容易烂根,烂根了就活不成了。”周潮滨说。

周潮滨介绍,从功效上看,於术性温,味甘苦,具有补脾益气、化湿利水、消积止泻、固表止汗、去寒暖胃、增进食欲之功效,对心腹胀痛、头痛、肾炎、风湿和呕吐等也有食疗效果。除中医处方外,也可单味切片泡饮,治湿困脾胃、手软脚酸之疾。

通过几年的努力,周潮滨家的於术地已小有规模。在自家作坊里,他还制作了於术酒,用来招待往来的游客。通过他的带动,许多村民也了解到於术,想种植於术。

几年下来,周潮滨俨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借助自家的多块於术地,周潮滨还和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学者一起进行了於术的多方面科研项目,在众多杂志上发表了相应的论文。

“村民们都很迫切,希望能在技术上得到更多指导。”周潮滨表示,於术可以药食两用,有王老吉凉茶一样的广阔市场,但要突破产业瓶颈和实际转化,还需要更多的技术专家到一线现场指导支持。

周潮滨的这个愿望,其实是一个“於术”振兴乡村的“梦想”,正逐步得到实现。去年6月,借助杭州市科协“抗疫情、促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专项行动临安行活动的结对助农活动,18位专家(来自市级学会发起成立的杭州市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走进於潜镇的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了对口帮扶。交流活动后,於潜镇与杭州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签订了“1+1+1”结对服务协议,即1名专家、1个学会结对帮扶1个产业基地,正式结成持续对口帮扶关系。

“我有一个想法,待到於术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开发於术的深加工,借助相关科研单位力量,共同研究打造保健等产品。”对于未来,周潮滨信心满满。

来源:《小康》杂志年11月上旬刊

记者:周宇、周传人

(本文为《小康》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