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其中,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格雷格·L·塞门扎(GreggL.Semenza)揭示了身体应对低氧的关键激素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的调控机制,找到了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今天,HIF已成为开发许多药物包括癌症药物的热门靶点。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给美国医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G.KaelinJr.)、英国医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PeterJ.Ratcliffe)和美国医学家格雷格·塞门扎(GreggL.Semenza)。

实际上,这一摘得科学最高桂冠的研究工作,是塞门扎教授和他的中国学生、浙江大学校友王广良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共同完成的。在诺奖评奖委员会列出的获奖成果关键文献中,王广良是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1篇论文的第二作者。

王广良和塞门扎合影

诺贝尔奖委员会列出了5篇核心论文作为评审依据,其中一篇为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其第一作者便是王广良(Wang,G.L.)博士。在诺贝尔奖委员会对本年度生理或医学奖所作的科学介绍中,更是引用了3篇王广良博士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个人简介

诺贝尔奖基础文章第一作者,HIF-1发现、纯化和克隆者——王广良

王广良,浙江天台人,年生,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年毕业于中科院细胞所,年博士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年-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GreggL.Semenza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年克隆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工作,为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王广良现在美国大冢制药公司(OtsukaAmericanPharmaceutical)任职,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

“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最开始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随后另一位中国留学生江秉华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们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王广良回想起20多年前的科研往事,仍十分激动。

当时,细胞如何应对低氧状态是一个前沿方向。科学家已经发现氧气不足时肾脏会分泌EPO来促进红细胞产量提升,但这一机制的开关在哪里?王广良正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才投入塞门扎教授门下。王广良说,塞门扎教授有着哈佛本科、宾大博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博士后的强大学研背景,同时还是医生,理论与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特别能领风气之先,所以那时课题方向很快确定下来。“塞门扎先生非常聪明,对科学事业专注、执着,他指出了以EPO为靶基因探寻背后生物分子机制的正确研究方向,并为开展研究整合多方资源。而我则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里将他的设想付诸实施。”王广良说。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王广良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工作。许多时候,他都必须在冰库里做实验,以保证细胞活性。冰库里是真冷,王广良穿着厚厚的棉袄也支撑不到两个小时,不得不跑出来回回暖,然后再钻进冰库继续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广良培养了数百升人类细胞,不断分离杂质,最终取得几毫克的HIF蛋白。

塞门扎在南方科技大学做学术交流时的PPT照片。图中人物照分别为在塞门扎实验室时期的王广良与近期的王广良

事实上,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科研团队也在做同样的科研,他们想走捷径,避开这种大海捞针的繁复劳动,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王广良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帮助塞门扎最先达成目标。

王广良和导师发现,当细胞缺氧时,HIF浓度会上升,进入细胞核并激活EPO基因。随后,他们又进一步明确了HIF的蛋白结构:HIF主要由两种结合不同DNA位点的蛋白组成,分别为HIF-1α和ARNT。一旦氧气浓度下降,HIF-1α的含量开始上升,这样大量的HIF-1α就能结合到EPO基因附近来调节EPO的表达。并且,HIF-1α在正常情况下会迅速降解,以保证氧气供应不会紊乱;但在低氧状态下,HIF-1α则不会迅速降解。

三位诺奖得主对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研究在年已摘获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塞门扎教授获奖后写了一篇《拉斯克故事》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讲述取得这一发现的经过。文中他充满感情地回忆王广良取得HIF蛋白后激动万分的神情,随文刊发的照片也反映了王广良做了许多工作。

图中照片为获奖项目团队成员,中间即是王广良博士

为了投身更具应用性的工作,王广良在其后离开了塞门扎的实验室,转为在制药企业从事开发,但他依然奋斗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为减缓人类病痛而继续努力工作。“如果我继续在实验室做下去,和塞门扎先生一道完成有关细胞感知氧气机制的更多研究,也许今天就能和他一起分享诺贝尔奖。”王广良说,“但是我并未感到遗憾、后悔,我也由衷地为导师感到高兴。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开发新药,或做临床研究,我们都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耕耘,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年,塞门扎到访浙大

在王广良看来,从一个浙江天台的山村孩子到今天成为一名科学家,自己过得很开心与充实,而回忆当年在杭州大学求学的岁月,亦是十分难忘、心怀感激。“我是年进入杭州大学生物系的,那时我才16岁,对于生物尚没有特别深入的认知。不过,学校生物系师资力量很雄厚,教授们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王广良说道,“那时,我们有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大家常常骑着自行车到西湖、植物园等地去做调查,以及到天目山去实习。”心无旁骛、努力学习的王广良,在校期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杭州大学生物系届毕业生合影

关于未来,王广良表示,在相关领域里,其实有很多华人科学家都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全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相信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华人科学家,都能像屠呦呦一样获得诺贝尔奖,成为时代的楷模与全世界共同的骄傲。

部分内容整合自:浙江新闻客户端《在生理学诺奖成果的多篇关键论文中有这位浙江人的名字》(记者曾福泉)丨美国投资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