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瑶瑶记者方亮
12月17日,浙江大学联合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在萧山发布两款基于不同架构的超导量子芯片——“莫干1号”和“天目1号”。该成果由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首席科学家朱诗尧院士领衔。
“莫干1号”是一款专用量子芯片,采用全连通架构。从设计结构上看,其外形就像被大家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馆。目前,它主要用于学术领域,服务物理学家,利用超导量子芯片模拟量子多体系统。
“莫干1号”
“天目1号”芯片则面向通用量子计算,采用了较易扩展的近邻连通架构,其设计结构更像“棋盘”,共集成36个具备更长比特寿命的超导量子比特。相比于“莫干1号”,“天目1号”具备更高的编程灵活度,以执行更多种类的量子算法,可以应用于更多研究领域。
“天目1号”
两款芯片为何命名为“莫干”“天目”?团队成员谈到,“莫干”“天目”对应着浙江名山:莫干山、天目山,象征着量子团队希望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近年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已成为全球科技战略的必争高地,量子芯片研制更是量子计算机研究的核心,其背后的“世界级影响”,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半导体计算机的诞生。尽管量子计算机有着巨大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科学家不断越过山丘,才能真正仰望星空。朱诗尧院士说,“当前,我国在量子信息、量子通讯的某些方面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科技发展就像跑步,别人都在跑,就看谁跑得更快,不努力就会落后,必须加倍努力。”而浙江大学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超导量子计算领域,从成立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到筹建浙江省量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实施量子计算与感知会聚研究计划,再到成立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超导量子计算研发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参与此次成果研发的团队成员中,就有不少骨干是年轻的90后,他们就像朱诗尧院士所说的,正夜以继日,加速“奔跑”投身量子技术研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浙大研发团队已经拥有从超导量子芯片设计、制备、封装到测控的全栈式研发能力,“莫干1号”与“天目1号”均为团队自主研发制备。同时,团队还建成了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化量子测控平台,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量子实验。
编辑赵玉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