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

教师

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

我们不禁想起那些

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鞠躬尽瘁

为气象人才培养、

提升队伍素质兢兢业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

气象大师

也许

我们不曾上过他们的课

但在求学之路上

一定受过他们学识的滋养

1

竺可桢

(.3.7-.2.7)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年,竺可桢诞生于浙东平原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不同于父母希望他读书成才,光宗耀祖的愿望,从童年时代起,竺可桢就勉励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美国的资格。在学习期间,竺可桢积极参加由中国留美学生创办的以“增进中国人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共图科学之发达”为宗旨的科学社(后改名为中国科学社)的活动,成为该社的骨干之一,开始担任该社主编的《科学》月刊的编辑工作,为近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贡献力量。

年,第二批庚款留学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合影。

第一排左二为竺可桢

年,竺可桢回国,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执教。年他在东南大学(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名)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地学的大学教材《地学通论》,亲自讲授地学通论、气象学、世界地理、世界气候等课程。

在他的培养下,当时在东南大学受业的胡焕庸、张其昀、王庸、朱炳海等我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第一代传人,都对我国现代地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年4月起,竺可桢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在上任后第一个新学期,竺可桢举办了一场新生谈话会。在演讲中,他把浙大的的精神归纳为“诚”和“勤”两个字。

他说,“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在社会上的声誉亦很好。

有的学校校舍很好,可是毕业生做事,初出去就希望有物质的享受,待遇低一点便不愿做,房屋陋不愿住。浙大的毕业生便无此习惯,校外的人,碰见了,总是称赞浙大的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在当时的行政体制下,大学的领导层只有校长一个人。校长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兴衰和成败。

竺可桢按照他比较熟习的哈佛大学的模式来办学:以“求是”精神作为校训,大力延聘优秀教授,不断扩充图书和仪器设备,提倡通才教育,推进科学研究。竺可桢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很快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爱戴。

浙大刚搬到湄潭时,竺可桢在作报告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入侵中国的战争。同年9月21日,浙大一年级学生迁往天目山禅源寺,拉开了长达9年的西迁办学序幕。依靠校长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浙江大学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逆境中崛起,从一个地方性大学,跃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竺可桢因此功勋卓著,被载入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光荣史册。

2

涂长望

(.10.28-.6.9)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第一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年(清光绪32年)10月,湖北汉口汉正街一个贫寒之家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北省官费留学考试,取得了留学英国的资格。他就是涂长望。

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涂长望潜心攻读气象科学,又进一步攻读地理学博士,就在还有几个月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之时,涂长望收到中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气象研究所创建人竺可桢先生来信,信上说国内急需气象科研、教育方面的高级人才,有意聘请涂长望为气象研究所研究员。

涂长望感到回国报效祖国、投入国内革命斗争的机会来了,尽管获得博士学位可日后名利双收,但他还是毅然中断留学生涯,回国为振兴祖国气象科学事业而义无反顾。

英国留学期间

归国后,涂长望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研究员。年夏,竺可桢安排涂长望去北平清华大学培养气象人才,在地理系开设气象课程,讲长期天气预报。

他讲动力气象采用的是最新的《物理动力气象学》教材,在中国气象教育史上尚属首次。除本专业的学生程纯枢、郭晓岚、张乃召、蒋金涛等,整个地理系以至物理系的学生都有人来听涂先生的课。

年,涂长望出任浙江大学教授兼史地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岚、谢义炳、叶笃正等人成为他的研究生。

无论是任教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还是担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都十分重视对祖国气象人才的培养。他曾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开办具有大学水平的天气预报学习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气象人才。

在他的提议下,中央气象局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气象院校——南京气象学院(现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气象楼的南侧广场前,至今仍伫立着一尊涂长望铜像。

涂长望先生雕塑

年,南信大开办首届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长望班,旨在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气象人才。

3

叶笃正

(.2.21-.10.16)

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叶笃正用双手画出了中国第一张像样的天气图。

“我带过许多学生,我最不喜欢唯唯诺诺的学生,我喜欢敢于和我对话的学生。他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敢和我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如果我的学生不比我好,那我就失败了,我希望我的学生超过我,这样我才有成功的感受。”在培养、提携后辈人才上,叶笃正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的叶笃正指导学生

叶笃正的学生黄刚回忆,“他常常教育我们要思路开阔,要把大气科学事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在80岁以后敢于向气象经济学以及有序活动等前沿领域进军,给我们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思考。

他经常将自己有些想法特别是难点记录到自己的小本子上,有时也拿来和学生们讨论,他说,希望他那个小本子上记录的难题被我们一一攻克,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谈起恩师,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荣辉感到由衷地敬佩:“叶先生在我心目中是伟大的,无论是在做学问、做人还是治学上。”

“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这样评价叶笃正。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里,叶笃正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气象学家。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等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接受过他的指导。

4

陶诗言

(.8.1-.12.17)

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

对学生,他会很直接地说,关于某方面的研究,我认为某某做得比我好,建议去找他请教,效果会更好。作为大气科学领域的权威和资深院士,陶诗言一生从不为盛名所累。

他自编教本,亲自授课,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天气预报业务人员。这些人在全国许多气象台和预报部门发挥了骨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会一味地说教,而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陶诗言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会抓问题”。具体说就是,搞科研必须具备三个素质,第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找寻到解决方法的能力,第三就是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勇气。而这三点中他最看重第一点:“发现问题”。

陶诗言的学生琚建华回忆了这样一件往事:

年,我在杭州参加全国季风学术研讨会,当时还只是一个初初入道的小小副教授,来自西南边陲。我报告完了以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代表们的质疑,这时陶先生向主持人要求发问了。我一下紧张了起来,“哇,全国季风学界的泰斗向我这个菜鸟提问,怎么答呀?”

结果先生这样问道:我请问,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云南季风受受印度季风影响大还是东亚季风影响大?

我的天呐!这哪里是质疑,分明是一种请教的口吻。也许先生看出了我的紧张,故意以这种平等的方式平缓我的紧张。这事令我非常感动,凭先生在季风领域极高的造诣,怎会不知晓云南季风的点点滴滴,这分明是教我们年轻人如何在学术会议中更好地学会表达和交流。后来,我也成为了先生的亲传弟子。

在做预报、搞科研的过程中,陶诗言常对学生说,一个东西你去看它,要从自己的角度看出它的价值来。读书,不是为读而读。比如看文献,有的是思想方法新奇,有的是文笔优美;有时甚至通篇看完,你认为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但或许里头有一句话特别精彩,有一幅图比较独特,这都是可取之处。无论它有什么样的不足,都不应该妨碍你去欣赏它并从中获取所需。

陶诗言不仅自己做到了这些,还以此勉励自己的学生,一生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气象人才。

老师如同前行路上的一座灯塔

或是你“摘苹果”时的人梯

ta传道受业解惑

在你迷茫时点拨迷津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

ta可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也有可能并未真正站上三尺讲台

但ta却让我们永生难忘

你与“老师”有什么故事

欢迎留言分享

感恩,这些老师;致敬,这些气象大师

广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