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07/4927619.html

7月14日15时,新安江水库合上最后一孔泄洪闸,恢复往日的宁静。

今日浙江,始出梅。回首这个超长待机的梅雨季,年的梅汛,依然猛烈得让人揪心。

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杭州史册的7月。梅雨季整整“待机”50天,史上罕见的雨量,投诸在杭州的江河之上:截至7月17日,全市面雨量毫米,为常年梅雨量的3倍,列历史第二位。

杭州面临前所未有的泄洪压力:新安江水库自年建坝以来首次9孔泄洪,下泄流量23.46亿立方米、总出库水量高达30.98亿立方米,创历史之最。同时,泄洪又与兰江洪峰叠加,富春江水位持续超警。

省市一盘棋,保障钱塘江流域安全,是沿线各地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千岛湖面积超过平方公里,有超过亿立方米的储水量。一旦新安江大坝出现安全问题,那对下游整个杭嘉湖平原数千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巨大隐患。

8天7夜的奔流倾泄,9日9夜的连续奋战。杭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始终,从容“应考”:汛情处置总体平稳,无人员伤亡,较好地完成了“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的九字目标。

洪水滔滔,钱塘江流域和苕溪沿线如何应对得当?九孔泄洪的历史高压,又是如何顶住的?告别超长待机的梅季之时,我们细析平安背后的不易。

23小时转移6万余人

全流域全民动员筑起“民心”之坝

复盘杭州的防汛之战,几乎分秒必争。

7月7日晚,省防指紧急启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然而,新安江水库3孔泄洪之后,由于暴雨未歇,入库流量仍远超出库流量。

仅仅23小时,新安江水库泄洪就从最初的3孔增加到5孔、7孔,最终9孔全开。杭州需要在这短短的23个小时内,迅速解答下游群众如何转移、转移多少,以及如何防范溃堤、如何扩大安置点等一系列难题。

7月8日,从空中俯瞰正在九孔泄洪的新安江水库。

留给杭州作答的时间非常有限。“前所未有的抗洪压力,给杭州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在如此短时间内安全转移如此大规模的百姓。”杭州市防指办、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说,面对从未遭遇的九孔泄洪,杭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市防指统筹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坚持点面结合,把做好钱塘江流域的防汛防洪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到位。

这是一场上下游联动的统筹之战。“能跑赢这场与洪水的赛跑,背后靠的是党员干部的连夜奋战、万众一心。”

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分赴省防指和抗台一线检查指导新安江流域防汛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亲临一线督查指导。

从7月8日零点到中午,杭州市防指12个小时内连发8道指令。

从省市到区县再到镇村的应急系统,咬合了最后一块“齿轮”,急速转动。杭州紧急转移人员6万余人,开放个避灾安置场所,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安全住所、有伤病能及时治疗。

7月8日上午10时,千岛湖水位达到.43米,这是新安江水库建成以来的最高值。

这是一场全流域合力之战。

考虑到坝体安全、下游转移等因素,从七孔到九孔泄洪需要更长缓冲时间。沿线区县市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从防汛大局出发,自6日起,淳安不断加码转移群众的水位线标准:从米以下,到米以下,再到.5米以下……几乎淳安所有的乡镇都在行动,为下游新安江水库泄洪腾出了更多宝贵时间。

作为九孔之下第一门,建德坚持“群众生命安全压倒一切”,数度更新“紧急通知”:要求以9孔泄洪为标准完成沿线所有设防准备,立即转移风险区域所有人员。从6日下午起,江堤的每一个下堤口都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

7月8日一早,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党员干部、民兵和志愿者坚守岗位,对新安江畔江滨公园罗桐埠段多米江堤采用沙袋加固。

幸有众多理解配合的居民。杭州明华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燕忠8日凌晨接到电话,得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要紧急调用多辆大型平板货车运送应急物资。“这个时候不讲报酬,讲责任。我们公司有40多辆13米长的重型平板半挂车,我赶紧给车队长打电话,总共派出了7辆车,第一时间支援运送应急物资。后续车辆如果不够,再增加。”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党群合力,九孔泄洪前,计划中沿线区县市转移人员如期实现应转尽转。

这还是一场党员干部的下沉之战。

钱塘江流域防汛应急响应提至Ⅰ级后,杭州市火速启动“包干到人”的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每人包干一个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

7月8日零时30分,富阳东洲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已集结完毕,迅速落实五丰岛、新沙岛村民安置保障工作,为每一个村民发放号码牌,确保不漏一人、安全度汛。

这场与大水的赛跑,党员干部一路护行——

8日凌晨5时,建德市下涯镇下涯村多亩良田、多户群众遭受洪水威胁,一支由人组成的抢险队伍,用1.2万只沙袋筑起米长的堤坝,筑起安全防线。每一个村、每一个卡点、每一个重点部位,都有党员干部在现场。

8日凌晨,富阳五丰岛、新沙岛不同程度受淹。按照‘包干到人’的原则,富阳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登岛靠前指挥防汛工作,等到凌晨4时,富阳区政府负责人还在现场争分夺秒地指导防汛工作,只为赶在9孔泄洪前,将一切防汛工作准备到位。

党员干部的全面下沉,让沿线各区县市“各自为战”的应急体系,有了掌舵手和指挥棒。党员就是标杆和旗帜。在天灾面前,有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村民就有了主心骨。

风雨之间筑起的这一道“民心”之坝,比任何高栏铁闸都更加坚不可摧。

科学测算转移人数精减13万

人防+技防,筑牢“智慧”之坝

7月7日上午,在杭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的杭州市委主要领导面前,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实时变动的数据,这些数据都被标记成醒目的黄色和红色,东苕溪流域的青山水库、四岭水库等7座水库全线告急。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降水量、当前水位等数据,杭州市林水局的数名工程师正在同步换算未来趋势,最终作出建议:下午两点半,东苕溪分洪。

有序的联动协作,支点在于科学的判断指挥。这个大屏幕就是杭州城市大脑应急系统防汛防台场景,运用大数据、监测预警等技术,整合大量分散在各部门行业数据,打造的智慧化指挥平台,接入视频近10万路,汇聚全市个雨量站、个水位站、18座大中型水库、处地质灾害风险、1余处山洪灾害风险、支救援队伍、个物资储备库、个避灾点等数据,打造“多层级数据叠加、多方位监测预警、多维度综合研判”的风险分析一张图。

7月8日凌晨2点,杭州市桐庐县江北老城区桐君街道的工作人员连夜转移疏散群众。

但杭州的“智慧指挥”并不仅仅依靠数字。如何比洪水先行一步?精准转移,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词。桐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初期根据降雨量和洪峰测算,桐庐全县将有15万人需要转移。一夜之间要转移如此多人如何能够办到?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杜建定介绍,7日晚上,省防指专家在桐庐连夜测算,同时,利用数据平台和数据化地图推演模拟出哪些地方会被淹,最后精准到7个沿江乡镇11个转移重点区域。“转移人数从原来预计的15万人精确到2万多人。在转移时间上,我们也采取了精准倒排的方式。”为确保万无一失,桐庐、建德、富阳等地都是按照8日早上5时的节点,倒推转移时间。

当新安江水库9孔泄洪吸引了绝大多数目光的时候,杭州城北的苕溪流域,也正在进行着一场与洪水的“无声战争”。

7月6日14时30分,余杭区启动北湖分洪闸分洪。此前,铜山溪边已用余个沙包将地势最低的70米河堤垒高70厘米,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洪堤。

杭州西北部的天目山脉,历来是浙江的暴雨中心。为抵御山洪入侵,杭州余杭境内的西险大塘,成为杭城防洪的最后一道屏障。“暴力梅”让苕溪流域形成了流域性洪水,上中下游各地防汛压力都很大。在余杭区林水局防汛办主任曹金鑫看来,防汛调度,每时每刻都是变化着的。“要根据天气预报、水文情况不断分析研判。苕溪流域就是一个整体,需要全盘考虑、统一调度。”

7月5日,突降暴雨,中苕溪水位猛涨,杭州市迅速做出调度:青山水库开始小流量泄洪,尽量不超保证水位。

7月5日22时40分,余杭区东苕溪瓶窑站水位达警戒水位5.66米,该区随即启动西险大塘、南北湖围堤百米一人巡塘工作。

7月6日14点30分,北湖分洪闸六孔全开,1万立方米的水流进入北湖滞洪区。随后,东苕溪由于北湖泄洪后水位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专家们根据天气预报研判,强降雨还将持续,建议市区做好南湖分洪准备。“宁愿十防九空。”

善守者,无赫赫之功。筑起“智慧”之坝,通过“人防+技防”的精准调度,才能在高压下,形成抗洪救灾合力。

“既要当好老百姓的‘放哨人’和‘守夜人’,同时也要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童华斌说,信息收集、发布预警、指挥调度……水位如何变化,哪里出现塌方,哪里出现险情,早一分钟上报,早一分钟救援,老百姓就能早一分钟脱险。

骨干排涝工程强排能力增了1.5倍

“思危”之坝关键时刻保平安

居安而思危。杭州市防指充分吸收“利奇马”台风的防台经验和不足,对汛期以来暴露出的风险和弱项进行分析研判,将隐患点扩展为隐患区域,对应急响应的预案措施进行了完善。这也是此次建德、桐庐和淳安转移人数较多的原因之一,此举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即使是面对前所未有的抗洪压力时,杭州仍心有底气,源自近年来一直下的“笨功夫”——

年以来,杭州以主城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钱塘江两岸的骨干排涝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三堡排涝泵站、七堡泵站、萧山钱江枢纽排涝泵站、顺坝排涝站、大治河泵站、滨江华家排灌站、西湖四五排灌站等一批骨干排涝工程,新增强排能力约为“五水共治”之前60年能力总和的1.5倍。

三堡排涝工程自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排水量更是已超5.2亿立方米。在这次“战役”里,从6月25日开始,三堡排涝泵站开机排涝连续运行时间超历史纪录,累计排水1.5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西湖水量,较去年同期多排水量1.11亿立方米。

三堡排涝工程

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杭州全域由点及面地铺开。

位于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处的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历史上多次洪灾泛滥。记者在三江交汇处看到,沿岸一条长10多公里的绿色步道在这次抗洪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三都镇副镇长郭顺洪说,这里平时是老百姓健身的游步道,在汛期来临时就是防汛的“生命坝”。“过去洪水倒灌,沿江1.2万亩橘园总会被淹,如今,有了这条堤坝,橘园保住了,乡村采摘游也发展了起来。”

为了实实在在建好这条堤坝,一年财政收入才多万元的三都镇4年里共投入了0多万元。不过经过这次洪灾,三都镇的百姓都觉得“修得值”。

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应对梅讯,杭州市还加强了在物资和演练上的准备,比如,沿江各乡镇提前配备了卫星电话和应急发电机。同时,在富阳区举办杭州市年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各地各部门累计开展防汛专题培训5万余人次、应急演练次,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能力。

“经历过这次史上最大的洪灾,杭州上下游、上下级联动得到加强,应急能力得以提升,也为今后科学有效应对大灾大难提供了经验。”杭州市防指在总结这次得失时,在意的是更远的将来。

洪水退却后清理受淹小区。

水渐消,人渐回。杭州的目光亦聚焦在接下来灾后恢复的重建上——

兵贵神速。7月10日,杭州市就召开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对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并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困救灾工作,真正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心头。

重建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和力度:目前,全市已下拨市级补助资金,同时要求相关区、县(市)配套相应标准,共同用于困难群众生活和农业补助。

市建委、市住保房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等均派出工作指导组赴重点区县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风雨过后,最让人欣喜的就是重见“彩虹”。挺过了九孔泄洪的重压,撑过了绵延不绝的梅雨,安然度汛的杭州正在重筑堤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