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历史老地图里的泰州变迁
近年来,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材料,逐渐引起史家的重视,尤其是对地方志中地图的研究,往往不仅能挖掘出一地的风土人情,还能深刻反映出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嬗变。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泰州,自西汉置海陵县起,已有多年的建城史。世事沧桑变迁,许多地名和亭台楼阁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所幸的是留下了一批珍贵的老地图,这些地图串联起泰州城市发展的轨迹,无声地诉说着泰州城市建设的巨大变迁,清晰完整地记录下了泰州历史人文的发展变化历程——
《泰州图说》
艺术与地图的完美结合
传统的史学研究中,地图往往容易被学者忽视,而实际上,地图是最能直接反映古人空间政治观念与时代思想的文本。从地图中不仅可以看到绘制者对当时当地的认知与感受,而且,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图的比较,更能够发现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泰州滨江近海,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由镇江博物馆收藏的《泰州图说》,隶属于《扬州府图说》的一部分,是泰州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彩绘舆图,地图绘制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余年。
有别于其他老地图的是,该地图采用了绢本材质,地图保存完好,图面清晰完整,画面呈古朴鹅黄色。
《泰州图说》全图共包括上下两页。上页为“泰州图说”,以清秀、端正的正楷字体写着:“泰州故汉陵县梁置郡唐置州吴置院南唐始定为泰州宋乾元间降为军元属扬州路”的字样,交代了泰州城的历史沿革。
下为泰州古城图,图上勾勒出了古泰州的城池轮廓、幅员范围,图上泰州古城四周城墙、城门、水关,城内的书院、教场、税课局、海防道、千户等建筑物都有具体标注,体现出了泰州城的城市布局结构,也说明当时泰州社会分工较细,各行各业齐全,城市公共管理职能较为完善,社会经济繁荣。
城外的部分城镇、巡司、盐场等也被标识到了图中,且都以房屋加树林的组合形式呈现,从整个手绘地图外在形象来看,它更像一幅绢本彩墨画,在具有地图实用性功能的基础上又兼具艺术美感。
此外,我们注意到地图上虽然山体分布稀少,但都采用绘画技巧将其表现得巍峨多姿,然而实际上泰州地形平坦,四周并无高山,即便是境内的天目山、罗浮山、中洲山等也都不过是低矮、平缓的土墩罢了,正如泰州县志中所言“惟以丈计”。显然,《泰州图说》绘图者在地图绘制中掺杂了较大的个人情感,这种刻意美化的行为也体现了对泰州深深的热爱之情。
《泰县城厢图》
泰州历史上第一张实测图
“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为政必按图籍,盖图能肖物,书籍所不能也,图以明之”。从历史上各版本地图的变化入手,可以透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衍传。
民国二年()的《泰县城厢图》,是泰州历史上的第一张实测图,由胡濬、鲍恩、陈铠、严海清、孙毓璋、宋自修、缪学贤七人测绘,一百多年前的泰州城市格局跃然纸上,城垣、城门、街市、河道、桥梁、衙署、学校、庙宇、教堂等一应俱全,靖海楼、文昌阁、文峰塔、泰山、小西湖、芦洲等名胜古迹应有尽有。
泰州又名凤城,从图中可见,东西各有一个“凤凰墩”,好像凤凰的翅膀,南北呈现出凤凰的首尾,空中俯瞰,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围城而筑的老城墙、护城河,构成了泰州独特的单一四方城格局,担负着守御泰州百姓的城防重任。城墙内东市河、西市河绕城一周,中市河与玉带河“十”字相交,组成一个“田”字形内城水系,将护城河与内市河相结合,构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双水绕城”的泰州水域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图中标注有四处城门,别有韵味。
明代洪武初年(),官府重修城墙,东、西、南、北门分别取名海宁门、阜通门、迎恩门、迎淮门,四门均有月城,有水关通往河道。图中标注的东门名曰“海宁门”,是因为东门靠大海,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海水涨潮侵犯,故又称海陵门,陵有高地之意。城门取名叫海宁,是人们祈盼大海宁静,勿要泛滥泰州城池的真切祈愿。该城门位置在现迎春大桥附近。
“迎恩门”是南门的名称,是旧时迎接圣旨、重要文书的大门,在现南门高桥位置。北门“迎淮”,北门之外为淮河之水,这是里下河一带的门户。北门“迎淮门”,有迎接北边淮水南来之意,具体位于现坡子街商业圈南出入口位置。西门“阜通”,“阜”即“富裕”,寓意货运来往、财富亨通,具体位于现西门桥位置。
泰州城墙,起筑于晚唐,大规模建制于南宋时期,直到民国初年,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记载着泰州古老而辉煌的历史人文。然而,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也有一段悲壮的故事。年抗战时期,为防日机空袭,窄小的城门和城墙成了逃生的障碍,加之当时的城墙已失去防御作用,故民国政府通令沿海各县拆除城墙,年,几经战火、屡毁屡建的泰州(泰县)千年古城墙终于被一段一段拆毁。
由此,高大的泰州城墙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而斑驳的老地图上标注的古老城墙,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泰县图》
见证泰州历史沧桑
方志地图是地域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一份珍贵的老地图可以为人们综合了解泰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和宝贵的资料。
《泰县图》于民国二十三年即年改订,并由泰县县署前江东日报社发行,图上签有民国时期泰县第一任建设局局长韩希愈的印章,留有“韩国钧题”四个大字。
从地图名可知,此时泰州已经变成了泰县(民国元年南京政府废州置县),并划入江苏省辖区,这也是近代以来泰州的第一次更名,随后随着江苏行政区域划分的不断变化,泰县行政归属也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
《泰县图》右下角的“图说”对民国时期泰县在盐运中的重要交通地位,人口分布和数量、地方物产等情况作了交代,还分析了里下河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理原因。当时,韩希愈出于治理水患保境安民的需要,在繁忙的公务期间抽出时间,协同戴贻铨一起绘制了此图,并公开出版发行。
从《泰县图》详尽的地图信息标注来看,当时县政府对治洪解患的重视程度较高,历史上里下河地区多次因运河决堤和海水浸灌而饱受水患灾害,据《清史稿·河渠志二》统计自年至年期间,共决运堤14次,平均15.6年一决。而每次决堤,里下河均惨遭其害,比如年的兴化水灾曾让当地陷入泽国。
《泰州市城市规划示意图》
泰州历史新起点
流传千年的地名,是历史的印记,老地图是记录地名的最直观的载体,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在一张20世纪60年代的《泰州市城市规划示意图》上,印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字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泰州百废待兴,人民军队刚入驻、人民政府刚接管政权,而彼时新中国面临着巨大挑战,毛主席号召人民储备粮油布等战略物资,以便于应对危机。
当时,泰州各地积极响应号召,以恢复地方经济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地图上清晰可见“轻纺工业区”“机械工业区”“化学工业区”“电子仪表工业区”,从工厂与厂宿分布来看,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泰州地区的东南季风气候特点,巧妙避开了风向与污染问题,不仅体现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更展现了当时泰州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和智慧。
这一时期,泰州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果,从民国初年境内仅有的泰来面粉厂、振泰电厂、华泰纱厂发展为上世纪60年代的铁路、矿产、化工、电子等多种产业集聚,其工业规划清晰,地方经济全面复苏和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前薄弱的工业基础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泰州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许多昔日繁华的城、房、街、桥、塔、殿……已化作了一个个图文符号,永远定格在泛黄的图纸上。每一张老地图仿佛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述着泰州的悠久历史,在追念着泰州的古老文化,在解读着泰州的千年典籍。
泰州老地图是泰州历史人文发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泰州从城市兴起到发展变迁,从战火洗礼到涅槃重生的全过程,在这起起伏伏、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泰州城越来越美丽,城市功能布局越来越完善,泰州区域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