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晚期,由于宋徽宗的推崇与参与,斗茶成为了举国上下都投身其中的一种社会习尚,制作考究的的茶具也运应而生。由于斗茶的特定规则,饮茶者必须遵从于斗茶的每个细节,要求十分严苛,尽善尽美,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就催生出了精益求精的制瓷工艺,这种制瓷工艺就是黑釉瓷。其代表窑口是福建的建窑和江西的吉州窑。
约在日本的镰仓时代(—年),日本来我国留学的僧人曾从浙江天目山把这种瓷器带到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便把黑釉瓷称为“天目瓷”,也称“天目釉”,主要指古代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
天目瓷器有很多种类,有油滴天目、兔毫天目、鹧鸪斑天目、曜变天目、褐斑天目、木叶天目、贴花天目……天目盏就像天生为茶而存在一样,日本人形容上好的天目盏叫“碗中宇宙”。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在一片漆黑中,一个个光圈闪耀着妖异的光芒。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线的颜色会变幻不定。
吉州窑独步天下的天目瓷是木叶天目和贴花天目。伍氏靖窑陶瓷主要烧制黑陶、黑釉和黑瓷系列。在很多论文当中,国内陶瓷研究家和文史学家的研究推断出木叶天目烧制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摘取树叶,经特殊处理除去叶肉,剩茎脉沾釉贴饰于己施黑釉的盏壁;
第二种树叶反面涂抹釉粉或色粉,置于施釉盏内;
第三种湿坯拓印后施釉,揭去树叶后,在无釉叶纹部涂以黄釉。
伍氏靖窑龙窑自秋分节气点火,近日,龙窑每个窑包慢慢打开,在第五个窑包当中,我们看到:
这片桑叶,因为火的温度太低,没有和釉玻化在一起,一片完整的叶子经过火烧后依旧留在底部。从这片叶子,我们可以知道,木叶天目的烧制,在伍氏靖窑只是把晾干的桑叶放在盏底,之后放入匣钵,盖上放入窑包即可。
因为是柴烧,即使是同一个窑包的温度都不一样,窑包的温度也分三个层次,最前面的温度高,中间的温度次之,最后面的温度最低,这个留下完整桑叶的器具是放在第五个窑包的中间烧制的。
从这片桑叶可以看出,上面所说的三种研究出的木叶天目的烧制方法,伍氏靖窑都没有采用,而是采取完全天然的方法来完成,把在本地摘来的桑叶晾干之后直接放在釉坯盏或是碗内,放入柴窑中烧制即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伍氏靖窑完全按照古法,使用纯天然原材料、纯手工制作、纯柴窑烧制出了黑釉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堪称匠人之器。而伍氏靖窑的领军人物伍映方先生因为注重纯天然,注重产品质量,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个人提名奖,全国获此殊荣的只有九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