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2月24日消息(记者范雨婷实习记者周萌通讯员寿芳)相传林海浩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之巅有东、西天池,似双目凝视苍天。每逢月夜,月亮就会在水波荡漾的天池中投下迷人的身影,位于天目山南麓的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村因此而得名。在群山的怀抱里,清泉漫流,白墙黛瓦,处处皆景,月亮桥村的日子透着闲适与诗意。
然而21世纪初的杭州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并不像现在这般美丽。当时的村民只能依靠雷竹自然出笋来维持生计,每亩产值仅两、三百元;环境也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这些年,月亮桥村先后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清洁乡村”“风情小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来村内农家乐、民宿、漂流、观光采摘和各类作坊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村集体通过盘活整合资产收益达万元。同时还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国家三A级景区、浙江省文明村、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等诸多荣誉。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月亮桥村从一个依靠竹笋为生的山区穷村蝶变为文旅结合、美丽富饶的旅游特色村。
创新创业,让山村焕发新生机
月亮桥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怀揣梦想的创业青年们。年,从事旅游行业的陶彩娣投资万元承包下数百亩山林农田。她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玫瑰观赏园,园内的一万多棵玫瑰苗,全部由陶彩娣起早贪黑、一棵一棵地种下。如今,玫瑰观赏园已初具雏形。每到花季时,玫瑰盛放,争奇斗艳,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游客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陶彩娣研究开发的玫瑰茶、玫瑰精油等玫瑰系列旅游产品也受到广泛青睐。随着收益的稳步提升,陶彩娣的创业梦想也瓜熟蒂落。
月亮桥村背靠天目山,村内有宋代古窑址、金矿遗迹、涌慈古庵、双清古桥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传说。出于对天目山文化的向往与迷恋,储青松选择在月亮桥村开办天目美术馆。而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宋代古窑址和天目盏。在疫情期间,储青松烧了一窑,但是由于他对陶艺极高的要求,最终只留下了两个满意的作品。他的心中,始终有“用天目山的水土烧制出最正宗的天目盏”的梦想。不为谋利,坚持爱好,储青松用他的行动感染着一批又一批人,也让天目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月亮桥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先后成功招引并建成运营公司、月亮工坊、玫瑰园、月亮湾漂流等项目,并通过运营商招引了天目美术馆、月亮之上民宿、天目盏、木工坊等11个项目。既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20万元,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创新创业的种子,正在月亮桥村茁壮成长,将山村装点得生机盎然,朝气蓬勃。
生态旅游,为山村带来新机遇
走进月亮桥村,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近处是浓荫掩映的质朴民房,清澈的天目溪潺潺流淌,生态美景扑面而来。21世纪初,借着生态旅游的东风,月亮桥村也办起了避暑休闲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但当时的农家乐由于档次低、不规范,只能做到“三个80”,即80岁的游客、住80天、每天消费80元。
随着村庄环境的逐步改变,月亮桥村确立了以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发展带动文旅结合发展的思路。利用一多宅整治的契机,村里整合利用农民房、废弃的集体房产等闲置资产,大力招引农业大户、民宿新主和农创新人回乡创业,月亮桥村的生态旅游业也逐渐兴旺起来。
作为浙江省首批金宿级民宿,月亮工坊无疑是月亮桥村民宿发展的重要象征。黄泥墙,石子道,坐在“返璞归真”的民宿内,听风过林木,品淡雅清茶,赏天目陶器,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看着建筑精美,设计巧妙的月亮工坊,谁也想不到那里原来是村里废弃车站的所在地。年,月亮工坊的主人张卫荣相中了这里,历时两年终于成功改造。如今,月亮工坊的全年入住率达70%,年营业收入余万元,利润达万元。但张卫荣并没有止步于此,又打造了山院、茶院两家民宿,再次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
在月亮桥村,越来越多的像张卫荣一样的本地人投身到旅游三产服务业,目前全村已拥有民宿、农家乐21家,共有床位多个;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工资性收入达余万元。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月亮桥人的不断努力下,昔日穷困脏乱的小山村,真正变成了绿水青山、诗情画意的月亮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