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是浙皖两界山,有东西二峰,峰上各有天池,故曰天目。去天目山也有从从安徽屯溪而上,但山陡难行,故人多从杭州临安而上。
几年前的八月中秋,早上7点20分,火车准时到达了杭州火车站,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拥挤客流,一个小姑娘说,“这大过节火车上都没什么人,都是空的。”不但火车上没有客流,景区没有多少游人,生意难做,店主小贩们都是这样叹着。
进入天目山,影影绰绰看见好开阔的一片谷地,一个大大的洞天,远山清秀绵绵,近山俏丽不俗,不粗豪、不野蛮、有风骨。只是谷地都是荒的,真是浪费呀,因为农作物不值钱,人口也少,地都这样荒芜,如果在这里种上茶园,瓜果,桑麻,河里养上鱼虾,加上宽敞小院,多好!
到天目山西入口已经是中午了,从西瀑布峡谷,一路瀑布作响,在岩壁上唦唦,如小雨淅沥,在石潭边咕咕叮咚,忽而又水大起来,哗哗在山谷中喧闹。这瀑布不知有几叠了,从谷底一直相伴山顶,都说30分钟可到昭明禅寺,我却走了近两小时,观瀑听水了。你看,那山顶的小潭里,有小鱼,见人就躲在石缝下,象泥鳅,胖胖的,圆滚滚的,那肉一定是相当地好吃呀。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我没有薜荔可被了,只能脱掉鞋,光着脚,两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的踩着地上,有大地的温暖,有大地的清凉,有大地的润泽……我是向昭明禅寺去的,昭明原在池州贵池编《文选》,贵池也是昭明太子的封地,所以也算是口音相亲了,想我出门时想带本什么书车上看呢,找来找去还是带了《昭明文选》上册,带时并没有想着有什么关系,而今带着在贵池编修印刷的《文选》,从贵池来,意义不同。
桂花不知生何处,满山幽香,秋桐无风自零落于山中小道,幽静,惟有水声一路相伴。
天目山以古树著名,果真,大树比比皆是,抚树间,前古人后来者惺惺相惜。
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韦驮菩萨总是站在寺院山门殿,面向院内守护寺院,帮助修持者修法。昭明禅寺是可以挂单的,吃住免费,不过既然住在寺院里,就要念经礼佛,晚上要做功课念经到九点,早上三点起床,同时帮助寺院做一些清扫工作。我原本想住在这里吃斋饭,听暮鼓晨钟,但是还是没有住在这里,怕有做不好的地方反而不敬。
不走回头路,去东瀑布峡谷,从那下山,东天目山的景色集中在东峡谷中,一路中,除了瀑布声、流水声,、树叶声,便是只有我的脚步在木板的栈道上空咚空咚的回声了。
一片苦竹叶在跳舞,真的,无风,四片叶子,只有它一片在三百六十度摇摆,它为什么一个这么欢快呢?这山谷本来走的人就很少,现在就更少了,忽而看见来了一个人,是不是别有意趣起来了呢?我站在那儿,看着它跳舞……也许是它觉得我该赶路了,太阳下山,这里可就有别的动物出动了,它停下了,静止了,我离开了,多有趣的小竹叶。
下得山来,路边正开着黄秋葵,天目山才开始着染秋色,那山中有一片亮光光的,太远了,我看不见是什么,也许是茅花,大片大片的秋茅花,正开得好。
下山后,已经没有车了,路遇一位采草药的老中医,搭了他的车,给他钱却不要,还嘱咐我晚上多炒个菜,感谢这位悬壶济世的老中医!
我计划是住在太湖源镇的,结果还是住在了临安市内,接下来都在临安的小街小巷里。
物价是便宜的,临安人是温柔的,临安的菜是鲜、清、淡而且味的,这就是浙菜鲜的最好体现吧,同样是腌白菜,浙菜腌得轻清,菜心却是带着皮煮熟熟的,黄鱼虽然加了蚕豆酱,却不影响鲜味。芋香软,中秋吃芋头是古来传统,谓之辟邪。雪里蕻炒小笋都是我喜欢的。
临安的山是秀丽迷离的。每一座小山独立的、连绵的,都温雅秀丽,配之小巧的塔、楼阁很是恰当。
这里给我的感觉是软糯的。
中转杭州,下了雨,差不多每次到杭州都会下雨,烟雨江南,哪会有错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