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施雯
“你知道吗,你去西藏旅游买的藏红花,它学名叫西红花,种球是浙江繁育的。全国市场上七成西红花产自浙江。”
“六味地黄丸,你应该听说过吧,它里面有一味重要原料是覆盆子,在中药材市场,浙江产的覆盆子产量占了全国半壁江山。”
“有味中药材叫枳壳,原本是用江西、湖南产的酸橙制成的,后来发现常山胡柚的功效和枳壳一样,经济效益嘛,比橘农卖鲜果还要好。”
3月1日,钱江晚报记者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我省公布了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名单,确定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
浙江省中药资源丰富,是我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浙贝母(浙贝、贝母)、延胡索(元胡)、白术、杭白芍(白芍、芍药)、玄参、杭白菊(菊花)、浙麦冬(麦冬)和温郁金(郁金)八味道地药材,俗称“浙八味”。
老“浙八味”中,浙贝母、杭白菊这样的地道药材已是家喻户晓,如今,浙江为什么要选新“浙八味”呢?
省经信委医药石化行业办相关负责人说,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68万亩,其中,“浙八味”种植面积21.3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三分之一。浙贝母占全国总量90%,杭白菊近50%,元胡、白术、玄参占30%以上。“桐乡杭白菊”、“樟村浙贝”、“瑞安温郁金”等一批产品还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同时,铁皮石斛等一批新兴特色药材的优势产区也已经基本形成。
为推动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和传承发展,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5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浙产道地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巩固和扩大浙产中药品牌影响力,因而组织开展了新“浙八味”遴选工作。
浙江是铁皮石斛传统道地主产区,新“浙八味”中,名气最大的要数铁皮石斛。
来自省农业厅的统计,目前全省种植面积4.2万亩,产值50亿元,占全国的70%左右,主要有天目山铁皮石斛、武义铁皮石斛和雁荡山铁皮石斛。
新“浙八味”中,有不少是行业的隐形冠军。
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根法是我国西红花产业的第一带头人,他利用种水稻的农闲时节,在家乡种植了多亩西红花,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创富。
“我们说的藏红花,学名叫西红花,有药用价值的是花丝,每亩地大约能收1一斤花丝,现在收购价超过4万元/斤,农户还能在地里繁育种球出售,每斤价格是30多元。种一亩地西红花,能为农民创收5万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王根法说,西红花在浙江是11月份开花采收的,为了恒温恒湿,我们会把花球从地里挖出来,放在屋里等待花开。目前,全国种植西红花的,种球都是浙江在供应,我自己也在西藏开发了多亩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创收。大家去西藏买的藏红花,其实都是浙江人去种植的。
据省农业统计,目前全省西红花种植面积约0.6万亩,产值2.5亿元,约占全国的50%。
春夏之交,浙江山野间有种红果果叫覆盆子,经常有人会采来吃。
其实,没有成熟的覆盆子果实是一味中药材,浙江也是覆盆子传统道地产区。
据省农业统计,目前全省覆盆子种植面积7万多亩,产值4亿多元,约占全国50%。覆盆子在山区种植广、品质好,目前,淳安覆盆子正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在淳安,现在有2万多亩人工种植的覆盆子,作为药材的年产量就有多吨。每年都是中药材企业收购去,做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原料的。”淳安县农业局中药材站站长童健全说。
农民胡顺平种覆盆子已经十多年了,他告诉钱报记者:“山里人家的田地,都是坡坡坎坎的,很难利用。覆盆子以前在山上零散野生的,现在,我们把它挖到田里来种,每斤青果可以卖-元/斤,一亩地的收益高的有2万元。”
常山胡柚是浙江传统的柑橘品种,精品果子最贵一斤能卖到3元多,便宜的不过0.5元/斤。
不过,从年开始,常山胡柚有了一个新名字“衢枳壳”,它作为传统中药材“枳壳”的新来源,被制成了中药材。
常山县胡柚研究所专家赵四清告诉钱报记者:“枳壳,原本是用江西、湖南产的酸橙制成的,后来发现常山胡柚的功效和枳壳是一样的。现在,农户生产衢枳壳的积极性很高,它是用7月份采摘的青果烘干制成的,一斤能卖1-3元不等。因为柑橘结果多,橘农本来就是要疏果的,这些青果本来没有经济价值,现在变废为宝,有的橘农已经开始整树采摘了。”
衢枳壳以衢州市的常山、柯城区、衢江区等地为主产区,省农业厅统计,目前浙江胡柚种植面积约7万亩,年产衢枳壳万余吨,产值达2亿多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