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刘健通讯员余梅芳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杭州西部区县市的旅游热起来了——在临安,全区乡村旅游接待9.44万人次,同比增长36.75%;在桐庐,首次推出跨区域短途体验游,全县共接待游客57.13万人次,同比增加24.34%;在淳安,首次推出岛屿沉浸式夜游,全县共接待游客25.31万人次,同比增长27.72%;在建德,各景区、乡村旅游点持续升温,累计接待游客23.46万人次,同比增长6.06%……露营步入旺季,民宿一房难求,成为这个中秋的关键词。各区县市动作频频,亮眼数据的背后,均指向一个关键词:文旅西进,将游客引到西部去。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文旅西进,使旅游成为带动西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文旅西进,缘何而起?又将如何“出圈”?延续中的必然选择于杭州而言,文旅西进,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有长达20余年的政策延续,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年,杭州首次提出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战略,塑造“大杭州、大旅游、大发展”格局。“当时,更多是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考虑,特别是东西部旅游发展不平衡。”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赵弘中介绍说。以当年为例,杭州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八成以上是奔着西湖景区来的,西湖接待能力已到极限,但旅游资源更加丰富的西部,却鲜有人至。西进,是杭州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需要。年,杭州启动“旅游国际化”战略,迫切要打造一条国际化旅游线路,吸引外国游客纷至沓来。此后,上海、杭州、黄山便开展区域旅游深度合作,三地互送客源、联合营销,推出“名城·名湖·名山”黄金旅游线,将千岛湖推向世界。西进,也源自杭州绿色发展的助推。从年开始,杭州将发展目光瞄向短板所在的“三江”流经区域,全面启动实施“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开展水源水质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人文旅游开发等六大工程,瞄准将“三江两岸”打造成杭州休闲旅游目的地,为进一步深化旅游西进奠定基础。西进,更得益于杭州都市圈的打造。年,杭州都市圈首次扩容,迎来衢州、黄山两市加入。对比国内上海、南京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通过项目共建和资源共享,共同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在今年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发布的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奖励政策,就包含千岛湖、“三江两岸”水上游等杭州西部景点。可以说,杭州旅游发展的战略中心,从未离开过西部。“如今,杭州再提文旅西进,更多是从共同富裕角度权衡,东西部在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差距,仅靠旅游西进还不够,还要靠文化西进,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赵弘中说。破题里的系统文章从杭州启动旅游西进那一刻起,不仅是将游客引到西部去,而且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从年杭州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可见一斑:聚焦规划西进、交通西进、市场西进、产业西进四个方面破题,其中,交通西进是基础,提出建设绕城公路、杭州到千岛湖高速等干线。而如今,杭州西部区县市已形成一张快捷交通网,千黄高速、杭黄高铁、湖杭铁路……拿桐庐来说,即将进入“三高双铁”时代,交通成为日益凸显的优势,桐庐顺势打出“长三角最佳短途旅游目的地”新品牌。从交通出发,西进带给杭州西部区域的变化,是深层次的——乡村美了。从非遗艺人集聚的桐庐县深澳村到梯田密布的临安区指南村,从因新安江水雾得名的建德市之江村到徽式建筑遍布的淳安县芹川村,越来越多的游客将乡村作为向往之地,乡村游撑起杭州假日旅游市场“半边天”。古城兴了。在建德梅城镇严州古城,以“宋韵严州,古风梅城”为主题,推出多重南宋韵味体验,居民与游客共享的“活态古府”成为现实,以文兴旅、以史兴城初步形成。这个中秋假期,古城还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包含知府巡街、武侠快闪等丰富活动;绿道通了。主线长度约公里的钱塘江绿道,串起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等一线山水景观资源,从大江东可一路骑行到千岛湖;西部区县市也有了自己的“小闭环”,在“骑行天堂”淳安,骑行绿道沿湖而建,骑行已成为千岛湖旅游的热门体验。IP也有了。建德打响“17℃新安江”,开发旅游特色清凉产品;淳安开启“不止于湖”的想象空间,推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等体育游新业态;桐庐打响“富春山居游”,将沉浸式节目《忆江南》搬上严子陵钓台;临安“天目暖锅”,作为天目山文化和吴越文化地域美食品牌,从食材到器皿上实现融合,诠释地域文化……这20余年的旅游西进,杭州偏向于扶持重大旅游项目,推动西部旅游初步崛起。再出发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王国新教授,多次参与杭州整体旅游规划设计。在他眼里,杭州再提文旅西进,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杭州旅游面临从观光到休闲的转型,蓝海只能是西部,只有在西部。”在王国新看来,杭州推进文旅西进,面临着三大挑战——西部环境保护压力大,但旅游是要开发的,如何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的新路?跨区域的协调难度高,无论是西部区县市,还是杭州与黄山,如何形成发展合力?转型速度比过去更快,但西部旅游仍以观光为主,切向休闲体验新赛道,如何跟上创新步伐?伴随挑战,也有机遇。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为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提供行动指南。“文旅西进,文化是最终的取胜关键,必须要突出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体验产品,形成真正的‘同城’效应。”王国新说。围绕传承文脉,杭州已然行动起来,高水平开发“诗路文化·三江两岸”和“吴越千年·天目叠翠”世界级文化旅游带,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会客厅”。眼下,杭州正在谋划“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完善全流域绿道、码头、驿站网络体系,对钱塘江流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产业创新发展,构建“水岸互动”产品体系,助力西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不久前,杭州专门组织专家团队,前往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考察,该项目对中原文化和黄河文明的创新表达,以及对戏剧艺术的独特呈现,成为河南文旅新地标。“杭州也应有展示宋韵文化的现象级项目,满足更多年轻人对更高文化旅游的需求,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力的重点。”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说。实施新一轮的西进,杭州亟待实现怎样的目标?在王国新眼里,它不只是一场旅游层面的版图扩容,而是借助国际视野的文旅融合新场景,让西部的文化设施更便捷,让市域一体化机制更高效,让产业转型空间更广阔,让百姓在绿水青山中也有更加富足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76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