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浙江省杭州市辖区,地处杭州市西部,浙西北天目山区,东邻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接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区总面积.8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乡镇,其中5个街道行政辖区为临安中心城区范围。年末,临安区常住人口64.8万人。年,临安区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0:50.7:4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美元),财政总收入亿元。
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年),时称临水县,县治在高虹镇高乐村。西晋太康元年(年),因境内临安山而更名临安县。年12月28日,临安撤县设市。年9月15日,临安撤市设区。临安区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有“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境内有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医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数所高校。
临安区行政区划图
2.目标战略2.1目标定位目标定位: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将充分发挥临安的生态、人文、创新优势,建设杭州都市区西部支点、“硬科技”策源地、吴越文化高地、生态富美田园,以更高水平打造“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努力在杭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中谱写临安篇章。
预期至年,临安常住人口77万人,城镇化率达75%以上。根据杭州市最新人口数据显示,年末临安区常住人口为64.8万人,相比年增加0.6万人,城镇化率60.9%。
2.2战略路径示范两山转化路径,美丽花园与美丽田园融合共建;突显魅力门户地位,交通引领与强轴强圈齐头并进;增强创新策源动力,“硬科技”、“新制造”两翼驱动;打造城乡品质人居,民生保障与景观塑造双措并举;构建安全韧性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与多源风险防控。
2.3区域协同格局将构造“一区两廊道”的区域协同格局,生态共保+交通共网+文化共振+产业共兴,其中一区指“名山名湖魅力区”,依托天目山、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生态优势,与黄山、莫干山、千岛湖、钱江源等杭徽两地生态资源形成有机联动,构建青山绿水大格局;两廊道指“东西向杭徽发展廊道、南北向苏皖浙廊道”,打造魅力十字廊道。
区域协同
3.总体空间格局3.1国土空间格局将形成“山林环抱、田园镶嵌;一城两圈,魅力轴带”的国土空间格局,做强“核心廊道”,谋划“联盟治理”,从“散装乡镇”走向“一城两圈”。
其中山林环抱指:北部天目山脉与西南部昱岭山脉一带,是临安的生态安全屏障;田园镶嵌指:临安中部山谷、河谷地区的田园镶嵌在自然山水中,重点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一城两圈指:引导城镇空间组群网络一体化发展,形成有机分工的城镇组织网络,实现组团统筹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魅力轴带:杭徽魅力发展轴、临金天目溪发展带。
国土空间格局
3.2城乡网络体系“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美丽乡村”。
中心城区:五个街道,是临安主要城市功能片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引领区域发展。
重点镇:於潜、昌化、太湖源、高虹、龙岗,是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服务枢纽,提升其对周边乡镇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般镇:重点镇以外的其他乡镇,强调乡镇特色化发展,保障均等化公共服务设施,引导村民向城镇适度集聚。
美丽乡村:中心村与基层村,把握旅游、电商、创新等新经济优势,推进美丽乡村,加强分级分类差异化发展指引。
3.3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15.0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严格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控制非农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鼓励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
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切实加强森林、河湖、水源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区域生态安全底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城镇开发边界:.22平方公里,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城镇发展阶段、地区发展潜力、人口集聚、产业布局等,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
3.4锚固生态安全格局“一心、两屏、三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做优做靓青山湖绿心:城市系统主要的生态空间。
严守两大生态屏障:天目山和昱岭山两大生态屏障。
打造重要生态廊道:构筑苕溪、天目溪、昌化溪等水生态体系。加强沿河、沿溪和沿高速公路、国道以及区内主要道路等生态廊道建设。
保护重要生态节点:以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建立重要生态保护体系。
生态安全格局
3.5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一园、两区、三带”。
一园:支持太湖源争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
两区:特色农业发展引领区、森林生态发展引领区。
三带:森林旅游康养景观带;农业休闲观光景观带,农事体验创意景观带。
农业空间布局
3.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打造“一轴、三城、多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一轴指:科技大道发展轴,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西延主轴线;
三城指:宜居锦城、活力湖城、科创芯城;
多组团指横畈、金马、玲珑、锦南等以产业功能主导的城市组团。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4.以人为本,树立民生幸福标杆4.1构建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区生活圈,建设全民友好城市。
学有优教:高医量普及学前至高中段教育,根据人口结构特征,适度超前、均配置教育设施
满足适龄人口就近就学需求,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供给。
文体悦享:凸显吴越文化底蕴,费临安特色的文化新地标,加强金民健身和休闲体育设施建设,增加西部户外体育设施布局人鼓国利用城市金角银边”资源建设嵌人式体育设施。
病有良医:建设需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墙合理、适应分级诊疗体制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积极引技引智,医院品质,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均等化建设。
老有颐养: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盖城乡、主体多元的养老服务格局,发展智慧养老、特色养老、医养康养联合体等新业态新模式。
弱有众扶: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区级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和综合型残疾人之家。进一步完善特珠教育服务,提升城乡无障碍环境。
逝有善终:科学合理布局尊设施,着重优化城镇公益性公蔓、骨灰堂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设施服务水平。
4.2维育城乡景观风貌格局“一廊、三带、三片、多点”。
一廊:杭徽人文风情走廊,集中展示临安风貌的复合型文化空间载体。
三带:昌化山水风情带、天目深田园风情带、苕溪休闲风情带
三片:东部山水文化风貌区、中部田园耕织风貌区、西部野趣自然风貌区。
多点:结合历史古镇、风景旅游区布局多个景观节点,重点提升文化影响力与风景品质。
城乡景观风貌格局
4.3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古城整体保护与文化复兴:推进锦城、於潜、昌化干年古城的特色化复兴和活态化传承。系统保护和修复古城的城市肌理、历史街港,码头埠头、古井古桥等历史遗存。
加强重要遗址保护与利用:建设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吴越国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严格保护天目密遗址群,积极谋划天目窑遗址群的文化传承和活态化利用。
加强名镇名村及文物古迹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加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其他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深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申报。
保护和复兴徽杭古道文化线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古道上的文化驿站。申联特色景区村落,打造古道沿线百里画廊。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4.4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上,以青山湖科技城为策源地,打造“1+3”产业主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园、玲珑工业功能区为产业副中心,於潜工业功能区为梯度转移枢纽和主承接平台。
4.5全域旅游格局“一廊三圈十八景”。
一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三圈:浙西天路户外圈:大明山核心景区、湍口温泉小镇、河桥古镇、清凉峰名山公园
大天目名山圈:天目山名山公园、东西天目山、太湖源、天目月乡、耕织园。
青山湖秀水圈:吴越国文化、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全域旅游格局
5.综合交通网络未来将新建杭临绩高铁,规划杭宁高铁二通道,打造临安站、昌化站“一主一辅”高铁枢纽格局。
规划形成“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在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杭徽高速、临金高速基础上,规划新增杭徽复线高速、合温高速。
形成“四纵两横”普通国省道网络。四纵:G、G-S、S、S;两横:G、S。
综合交通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