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侧,千里岷山南缘,周围二百五十里山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山有三十六峰环拱如城,故名其日青城山。
青城山树木繁茂,林荫蔽日,几乎是每个峰峦、每块崖址、每条溪谷,甚至每座宫观,都被青翠葱茏的树木掩映着,因此,历代文人学士诸如杜甫,陆游的诗作中早有“青城天下幽”的描述,近人吴稚晖说:”“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以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此后人们便赞青城山为“天下幽”。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道家称为“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
道教是汉民族很早就有的宗教,其渊源与古代的巫术有关,东汉顺帝汉安元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当时凡人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该教奉老子为教祖,尊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凡信道者大都入观求道,这些道观大都建筑在深山密林之中。
故有的山以道观而闻名于世,其著名者有湖北武当山,山东崂山,浙江天目山,四川的青城山等。
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丰人,曾任江州令。他学识渊博,通晓五经,因不满朝政,便离开场,带领两个弟子在青城山结茅传道,并著道书二十篇。从此以后,青城山上道教宫观逐渐兴起,成为“瑶林琼树,金沙玉田,甘露芝草,天池醴泉”的人间仙境,羽客、隐士来此结庐居住者不乏其人,更有不少名人墨客来此游山避暑。这些活动,使青城山道观星罗棋布,楹联触目皆是,名胜古迹应有尽有。
从青城镇往西进山,首先见的是长生宫,沿赤城阁到山口牌坊,牌坊后为建福宫。宫建于唐,原名丈人观,宋宗时改现名。建福官坐落在文人峰下,上连岩腹,下抵青溪。宫内正殿供宁封、杜光庭塑像,杜光庭号东瀛子,唐末五代文学家、著名道士,有作品《虬髯客传》、《玉函经》、《洞天福地记》等书。
正殿西边是故事壁画,殿柱上有多达字的长联。后殿供三尊塑像,中者为太上老君,即道教始老子,左面为东华帝君,即东王公,右面是王重阳,他是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建福官后山坡有委心亭、乳泉亭等。宫西面是上青城山的山门,进入山门前行数百步有雨亭、翠光亭,过翠光亭,然后上天然阁、怡乐,引胜亭,便到了云霞缥缈的天然图画。这是一个十角重檐亭阁,清光绪年间修造。这里苍岩壁立,绿树交映,垒垒群峰,组成翠屏,游人至此,如置身画卷之中,故名“天然图画”。阁后亭子叫驻鹤庄。
沿凝翠桥,过五洞天,便到天师洞。天师洞坐落在苍岩环抱之中,分三层殿宇。最上层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结茅传教时住过的洞屋,中间为黄帝祠,下边是常道观。相传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师洞为第五洞天。洞乃青城腹心胜地,崇岩千寻,峭壁如削,飞檐叠阁出没于参天古树之中,洞外群峰若拱若揖,山外平畴如图如画。庙内有传为张道陵手植的银杏和唐代的歧棕、宋代的九株松等古树,有唐玄宗手诏碑和唐代石刻三皇像及明代木刻浮雕花屏等文物。历代名人留下的匾额楹联、诗文刻石,琳琅满目。
祖师殿古称储福观,又名真武宫,坐落在轩辕峰下。殿创建于唐代,现存殿学为清代所建。殿内有八仙壁画和其他诗文刻石,殿中供奉泰山神东岳大帝、真武帝君和铁拐李、吕纯阳、张三丰等像。殿周环境幽静,历代都有人到此修道读书,唐睿宗女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曾在此修道。当年殿中烧用的飞龙鼎,现存灌昙离堆公园伏龙观内,鼎重千厅,腹周六龙盘旋,姿态各异。
另二龙翘首鼎口对视,势欲飞升,造型之美,土艺之精为人称道,为一珍贵这物。殿内原存北宋丞相文彦博治蜀时为白云先生张愈置宅筑室的白云溪遗迹,右有清黄云鹄题的云松塔和唐薛昌的浴丹池。由殴南上为天仓峰,峰金鞭岩之半壁有穴,穴中三石柱排列,传为赵公明藏金鞭处。降上有轩皇台,相传为宁封授龙经》给黄帝处。
从祖师殿回头再过访宁桥,过朝阳洞、九拐、观台、观日亭,便达上清宫。上清宫建于晋代,现规模为前蜀王衍时所留,宋时宫宇倾:,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前为古高台山亭榭,有两棵直耸云天的银杏树。宮宫门有于右任书写的对联“于今为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宫内殿堂古色清雅,正殿供有太上老君、吕纯阳和明初道士张三丰等塑像。
上清宫后一里许,为彭祖峰绝顶,也是青城山最高峰,称老霄顶,海拔公尺,上建呼应亭。登临其上,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绵江春涨,绿到瀛洲,四面景色尽来眼底。亭上有一联道“绝顶望秋波奔腾玉垒超三峡;名山宏道德管领青城第一峰。”写景淋漓尽致。站在亭下,还可北望岷山雪景,范成大有诗写此景日:“大面峰头六月寒,神灯收罢晓云斑,浮空忽涌三银阙,云是西天雪岭山。”在亭内向赵公山方向呼喊,可听到回声,这便是呼应亭名之由来。
亭下方有一圣灯亭,亭有对联曰:“峰围仙磐石声难散,月避神灯远愈明”,既说此景。日出、云海、神灯是青城山三大自然景色,据说在此便可见其中之神灯景。
青城山郁郁葱葱,四季翠绿,风雨晴晦,均有特色,春天杜鹃幽兰点缀于晴翠之中,夏日鸟啼蝉鸣声震于树荫深处,秋季银杏红叶为群山增色,冬时凌封雪盖使苍岩若素。
青城山有幽静的林园,幽香的山花,幽暗的岩穴,幽美的传说,其幽处处皆见,使游览者不忍离去。张爱萍将军书的挂在山门上的“览胜而登顶,留连而忘归”便是游览者心情的最好写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