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底至次年开春,江南的山峰总是以一种冰封千里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它的壮阔与侘寂之美,鉴于此,它总是能吸引万千观众前往一睹其芳容。
我说的这山峰,正是临安天目山,天目山距杭城七八十公里,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区内,北接安吉县,西与安徽宁国市接壤,可以说是杭州数一数二的名山。因疫情缘故,我是在年后比较迟的时间返杭的,倘若再稍迟一些,等温度回升,冰雪消融,想再看这样漫山积雪的胜景,就不得不等到年底寒冬时节了。
然而,我对雪山向来是抱有美好想象的,看雪,似乎对于南方的南方人而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刻不容缓的,哪里还有耐心再等到年底呢。
因一位摄影朋友的推荐,我也跟他一样,随一个户外旅游团去的天目山,我向来是不喜欢跟团旅行的,这次却破了例,因考虑到旅途复杂,路线尚不明确,又涉及爬雪山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才做了这个决定。
事实上,跟团旅行也有不少好处,其一就是搭车的问题,跟团搭大巴简单直接,不用自己考虑交通问题;其二,旅游团可提供一些爬山设备,可以避免基本的安全问题;其三,跟团可以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多了几分乐趣,等等。
大巴从打铁关出发,当历时两个多小时车程之后,大巴便停在了天目山山脚下,加上其它大巴车下车的人,于是,成百破千的人,浩浩汤汤地从山脚下往山顶上走去。这种情景,好似有一种爬雪山过草地的错觉。
通往山上的路并不多,确切地讲,上山的主路只有一条,是经过前人不断尝试之后,留存下来的最为安全可靠的路径。此刻,四周林木光秃一片,唯有倔强的毛竹还在展现着生命的绿色,整片大地被积雪覆盖着,浅则淹没脚踝,深则淹没膝盖,积雪之下,危机四伏,倘若想独自开辟一条新路,那必定得步步小心,处处留意才行。
道路旁边的小溪,融合着冰山雪水在日夜奔腾着,整座雪山因小溪灵动的溪水而显得更加恬静悠然,倘若用无人机从空中俯视,那小溪就像一条玉带,穿梭在白茫雪山之间。山脚下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以及游人因激动发出的呐喊,并没有其它的杂音,整座山似乎被暴雪冰冻起来。
因为人潮拥挤,小路泥泞曲折,导致队伍行动迟缓。因激动而精力充沛的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爬山速度,于是,我疾步快走,率先赶在道路前头,试图摆脱人群的限制,事实上,清晨那两个烧卖和那杯豆浆所带来的碳水化合物,终让我如愿以偿,成功跑到了队伍前头,因而获得独享万籁寂静的雪山胜景的机会。
当爬至半山腰时,四周的景色和山脚下又大不相同,此刻,太阳已经在我头顶上空,四周的树木并不高大,失去了遮挡物,地面的积雪渐渐开始融化起来,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刺目,除了偶尔吹过的几阵凉风,似乎什么都听不见。此时没有鸟叫声,没有人群呼喊声,更没了淙淙的水流声,我似乎走进了林海雪原一样,万千世界,唯独我一人存在。
与其说是漫步在雪山之巅,不如说是走进了童话世界,我激动地躺在雪山之上,像孩童一般地,抛开了世俗的看法,脱下了那件职场上隐形的外衣,把年近三十的人的颜面和应有的举止,沉稳,弃之不顾,放浪形骸于垭口之间,将一颗真实的心摊在雪山上,任由那刺目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脸庞,随手抓来一把雪,狠狠地抛向空中,静静地享受着自由短暂的时刻。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爬山大军缓缓出现在视野范围之中,雪山不再冷寂,孩子的吵闹声传开了,情侣间互相逗乐的笑语夹杂其中,我站起身来,裤子却已浸湿过半,那平整的雪地上印着我臃肿的身形,那些因烧卖的卡路里而被迫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短暂的时刻就这样结束了,奔向山顶的念头成了我最后的动力,此时裤子虽已湿了大半,但值得庆幸的是,阳光和睦,漫山积雪反射强烈,山上并不寒冷,唯有脚趾头冷得不行,我从包里拿出胶带和保鲜膜,把鞋子与裤子之间的位置,重新缠上胶带,以防止雪水渗入到我的鞋子内部。
这个方法挺奏效的,我大步向前,到了两山之间的垭口往山顶走去的地方,这里的雪更加厚了,往树木之间踩去,大部分雪都能淹没膝盖,甚至整条大腿,在这里,也会看见许多提前一天到达,并在此处搭帐篷过夜的人。
当爬完最后一段陡峭的上坡路时,已经精疲力尽,满面风霜,山顶也就在眼前,此时的景色又和山脚,山腰相差甚远,在这里极目远眺,远方数千里山川水色尽收眼底,茫茫雪山延绵千里,走过的山路也清晰地展现在眼前,颇有一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感觉。
景色虽美,但这时感受美的能力却大打折扣,我不得不再次躺在雪地上,用疲惫的双手掏出包里的食物和水,狼吞虎咽起来,而此刻,丝毫不用在乎吃相问题,因为饿虎之师遍布于山顶之上,谁也顾不上谁!
天目山的冬天,万物凋零,枯藤老树,山路如银蛇般逶迤曲折。
其实拍照并不需要什么高端的设备,只要景色本身足够好看,怎么拍都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可以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如此壮美的雪山,当双脚陷入深深的积雪里,犹如走进影视剧《林海雪原》的镜头里。
其实雪地并不好走,当松软的雪被压结实之后,就容易打滑,因此,最好在鞋子上套上冰爪,这样容易增加摩擦力。
下山其实比上山更加危险,一不小心就容易打滑,不过,如果前方没有大坑或者石头之类,却也省了好些力气,一泻千里,省时省力。
我一直认为,登山的乐趣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其中的过程。
更在于克服种种困难之后,体验到不一样的风景,或者抛洒一身汗水之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感,成就感,这就够了。
行程过半,躺在雪地里,已经满脸风霜,而雪地就像棉絮一般,蓬松舒适,可供人休憩,只是这雪地不能躺太久,躺太久容易湿身。
登上山顶,满脸憔悴,已经顾不上什么颜面了,也就只有在这一刻,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些平日里根本瞧不上的食物,也可以成为绝世美食。
在这里,一不小心,双脚就可能陷入深深的雪地里,举步维艰。然而,这种感觉其实也挺不错。
为了突出雪的厚度,这张图片是用手机伸进雪坑里拍摄的,运用逆光突出雪花的质感。
这也是手机比相机更方便的地方之一。
登上垭口的时候,想拍张照,被这个爱心雪球吸引住了,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旁边的大姐说,你快拍这个吧,这个好看。
原来,这是她用小模具制作出来的。
人生总是如此,有时候,如果不回头看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走过的路有多远。
也不知道,原来,我们能走这么远。
二月底其实已经是接近初春时节了,倘若再早些时候来的话,场面会更加壮观。
那时候必定是万里江山白茫一片,雾凇沆砀,人鸟尽绝。
下山摔倒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一个人摔倒很容易带动一群人,就好比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事实上,只要没有石头和大坑,并不会摔得有多严重,只是心跳加速,虚惊一场而已。
原来,真正的雪,就跟棉花似的,毛茸茸的。
捏起来蓬松柔软,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
刚到垭口的时候,遇见一群滑雪的人,原来,他们是提前一天到达山顶的,并且在此搭帐篷过夜。
这种勇气和执着,着实让人佩服。
在山顶上,遇到一群玩无人机拍摄的人。
天目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因此这边的树木长得并不高大,却挺密集。
天目山峰峦叠翠,古木葱茏,不仅有奇岩怪石之险,而且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
雪的反射率接近百分之百,因此,在艳阳高照的雪地里玩耍,很容易被晒伤,紫外线比较强烈,一旦保护措施不到位,就容易晒黑。
比如上图这只手的原型,就已经惨不忍睹,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恢复过来。
为了表现天目山(龙王山)整体的气势,上面这张是用手机拍了三张不同角度的图片合成的全景图。
需要旋转九十度观看,效果更佳!
这一次的雪山之旅,可以说满足了我二十多年来埋藏在心中的愿望。
让一个童心未泯的人,真正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奇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