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水利史,大禹治水一直都被视为中国古代先民治理水患的开山之作。而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告诉我们:在大禹治水之前,良渚先民们已经用筑坝拦洪方式,与洪水周旋了上千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多年前的良渚先民是如何抗洪的。
良渚先民的抗洪办法
防洪蓄水
良渚古城三面环山,处于天目山余脉一片C字形的盆地中。即使摆在今天,这里仍是防洪涝的重点区域。
我们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式治水,失败被杀;而大禹采用疏的方式治水,成功后成为一位贤王,开启了夏朝的文明。而比大禹治水还早年的良渚古国,良渚人的治水方式就已经相当高明:良渚人先后建立了“高低坝”系统,将疏与堵完美结合,抗洪的同时,还实现了“西水东调”。
良渚先民在古城西部、西北部、北部共建造了11条水坝,分为4组,形成了高坝、低坝布局,建成3个面积不等的水库。
这些依托地形建造的水利系统,不仅筑起了抗洪防线,而且将水脉引入了古城内,形成了“史前威尼斯”的美丽城景。
一道道坚固的堤防
牢不可摧
为了筑坝,他们使用了“草裹泥”工艺。在泥土中加入荻草的茎秆,泥土内部的摩擦力便被大大加强,抗拉强度也成倍提升,因此,“草裹泥”的稳定性远高于简单的泥块。
简单说,这些“草裹泥”相当于现代水坝建筑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它们使良渚先民的大坝变得牢不可摧。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提到了荻草,并说明它是在秋天开花的。
而“草裹泥”的出现还带来了一个有趣的信息:泥中的荻草多有开花现象,由此可知,良渚先民应是在秋冬时节制作草裹泥、修筑水坝。这里面也包含了良渚先民的智慧,因为秋冬季不仅农闲,还是枯水期,此时兴建水利,正合时宜。
四通八达
水乡“高速公路”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早期良渚先民的努力为后来古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多方面保障。
建城需要发达的交通运输,而城市水道成了建材运输的快速路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有了这个阡陌纵横的“高速公路”,建材从不同的山地采集后,又被运往不同方向的城墙工地。
同时,用于兴建民居、宫殿的木料,用于雕琢玉器的原石,甚至从山林中捕猎、采摘的动植物,还有城外的粮食,也通过水道运至城内的各个地方。
山灵水秀
大坝怀抱中的鱼米之乡
安全要保证,温饱也得解决,在后期的发掘中,人们在良渚古城远郊茅山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稻田遗址,并在古城内的池中寺遗址出土了20多万斤炭化稻谷,证明古良渚人不再依靠采集坚果充饥,而是学会了稻作农耕,过上了田园生活。
今天,徜徉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山水间,我们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良渚先民所创造的文明伟力,感受到这个古老文明的巨大穿透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不断从多元走向一体,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人类文明。
本文由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编辑整理编辑:孙明琪参考资料:五千年良渚王国、良渚文化、杭州日报等审核:吕兰婷、谢海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