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伟斌郑琳

距离嘉兴南湖红船仅仅两公里之外的嘉兴市第一中学,自年创办伊始,就已开始生成一段无法磨灭的革命基因。

辛亥革命时期,彼时的嘉兴府学堂是革命党人集聚地,其中浙江省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同盟会成员褚辅成来自该校;年爆发五四运动时,其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来自该校;抗战时期,西迁至丽水碧湖的嘉中人,曾迎来周恩来总理的看望和演讲……

这段革命基因,不断被塑造、进化、成长、传承,历经时势,依旧葆颐青春,至今都搏动着强劲的力量。

我们试图从嘉兴一中的成长历程,解码的这段红色基因,探究代代相承的精神与信仰。

青春与红色

百年之前就已隔空相系

每一位进入嘉兴一中的同学,他们的第一堂课,都是在校史馆上的。而进入校史馆第一件事,便是围在红船模型旁,重温红船历史与红船精神。

顺着校史馆的时间轴,可以走入嘉兴一中的百年校史。重温完红船故事,该校政治教师殷乐带着一众学生来到展墙的起始处:“我们的学校为何能与那段红色历史架起千丝万缕的交集?这份交集以及后来延伸而来的精神,又如何代代传承?”

展墙上,是嘉兴一中的简史:嘉兴一中于年由嘉兴府知府奉命筹备,年冬校舍落成,同年12月2日始业,定名“嘉兴府学堂”。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这所名校见证了中国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但无论哪个阶段,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寻到清晰的红色脉络,以及至今搏动着的青春力量。

殷乐向学生讲述党史和校史“这段红色基因,在年前,便已和红船隔空相系。”殷乐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并将这份解读,分享给身边的学子们——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宣告诞生。而在那前后,嘉中人也早已开始融学先进思想,在各地投身革命、引领潮流、救亡图存。

年,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就已经成为《新青年》的轮流编辑之一。他把反帝和反封建两项战斗任务结合起来考虑,主张一面积极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一面用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文化知识“唤醒国人”。

褚辅成受孙中山之托任同盟会浙江支部长后,执教于此校,不断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培养进步人才……

“在每个时期,这所百年学校都有辈出的名士,沈雁冰(茅盾)的回忆文章、郁达夫的修业文凭、金庸的题词亦在校史馆里熠熠生辉。”殷乐说,这段红色青春的基因,似乎在那时就已悄然形成,并传承于一代代师生。

殷乐向学生讲述党史和校史危难之时选择西迁

守住了精神和信仰

“正因拥有这样一段红色青春基因,让嘉中人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做出最坚定的决定。”来到学校西迁展墙前,殷乐告诉同学们,在烽火漫天的抗战时期,西迁的嘉兴一中为了保存住青年先进力量,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年11月,日寇登陆金山卫,嘉兴告急。时任嘉兴中学校长的张印通先生毅然带领彷徨无主的嘉中师生走上了流亡办学之路,沿途还有许多其他学校的师生陆续加入队伍。他们经余杭,过于潜,抵兰溪,越永康,最后到达丽水碧湖。西迁过程中条件异常艰苦,但嘉中人依旧坚持办学,传播先进思想。这也吸引了大量浙西沦陷区失学青年纷纷冒险越过日寇封锁线,辗转汇合求学。

在校史馆里一处醒目位置,有一张周恩来总理的肖像照片。照片旁的墙面上,印着80年前周恩来总理的手稿——那是年3月24日,周恩来视察浙江前线时,特别来到战时的浙西一中(抗战胜利后,整体复员到嘉兴一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殷乐向学生讲述党史和校史周恩来在演讲中说:“在最前线的天目山竟能集中整千青年受教育训练,这真不但东南各省少有,就是全国各省,都是难能可贵的伟大奇迹”、“在此寇蹄蹂躏遍地、炮火连天中,浙西中学乃有如此规模,为国家民族作育英才,诚教育界前途之好现象。”

嘉兴一中办学理念中的“作育英才”这四字,便是取自于此。

红色基因,亦是如此般不断进化、成长。

“如果没有超常坚毅的精神支撑,是无法支持到最后的。”为学生们讲解这段校史的同时,殷乐自己也在不断解读这份精神,“同样,如果没有那份精神,也不可能在那个极端困难的阶段吸引那么多青年志士前来投依。”

在整个抗战时期,浙西一中坚持在浙江抗日前线,抢救失学青年,培育了数以千计的有用之才,使他们在后来的抗战、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才恢复浙江省立嘉兴中学校名并回到嘉兴。

青春的那一抹红

百年之后依旧鲜艳

重温完那段历史,殷乐身后的学子们,对于“红色青春”有了新的解读和认知。

戴淑欣同学回望着那艘红船,告诉殷乐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是青年人,青年人最该有的是活力。我们不仅要理解这份精神,‘遗传’这段基因,更要为它注入时代的、青春的、创新的信息。”

作为“00后”,戴淑欣觉得可以尝试用一些独特、新颖的方式,把红船精神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中,使它渗透得更深。

“我平时喜欢在黑板报上用绘画的方式来传递红船精神,尝试尽可能地画得有趣生动,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希望借此吸引大家来看、来读、来思考。”杜庭轩同学是班里的宣传委员,经过这次重温后,再回望当年的那些“00后”们的故事与精神,更给了她创作的灵感。

另一位同学徐锐则在和大家交流时说,作为学生,要践行“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话,他觉得可以和所学的专业结合,“我们国家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准。但同样还有很多领域依旧需要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去攻坚、创新。科研工作没有很光鲜亮丽的外表,需要几十年的埋头苦干,这是很艰难的。但作为生长在红船旁的青年学子,我们更应去担起这份责任,去传承红色基因。”

“这种传承是红色的,这份精神,拥有永远的青春。”殷乐望着身边的学子们,学子们又回望着百年之前的一幕幕,那段红色的青春基因,将代代相传。

南湖随想

当婆娑的树影隐没游人匆匆的脚步

当日暮的清风携去白日的喧响

当如血的残阳染红淡褪的船楣

我依旧行走在这寂静的湖畔

将那迷惘的心灵投向历史的风尘

当百年前列强的爪牙蹂躏着母亲的肌肤

当千百万无措的民众沉沦在愚昧的怀抱

当那如今淡褪的船楣刚染上鲜红的底色

我看到那十三个青俊的身影

将那未来的蓝图纵情构画

我看到那沸腾的青年的血

将那万里冷漠的大地温暖

我看到那轮西下的残阳中

一个复兴的中国冉冉升起

我俯身轻触那微凉的碧水

一如求实湖畔金柳拂动的微波

我侧耳倾听那风在叶间的低吟

一如明伦堂前飘荡的书声

我转身走向那熟悉的校园

新的征程

正从这里再起航

——嘉兴一中班徐锐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