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大奎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生不畏艰险、挑战困难不懈办学最终创造教育奇迹的一部英雄般的爱国教育史诗。
那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漫漫西迁路,见证了浙大可歌可泣的求是精神,也见证了浙大与西迁所在地尤其是在大后方的湄潭县长达七年办学取得的辉煌成就。
如今,浙大与西迁所在地缔结的深情厚谊在横跨世纪的鱼水传承里更加美丽,更加璀璨,成为校地共有的佳话和宝贵的财富。
一、文军长征
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战火迅即弥漫华东。为了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及受命保护《四库全书》的转移,设在杭州的国立浙江大学决定举校西迁办学。
在时任校长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率领下,浙江大学2千余师生于年9月启程,开始踏上漫漫西迁路,共穿越了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六省,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落脚,最终于年迁往贵州遵义(湄潭)坚持办学七年,行程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史称文军长征。
一迁浙江建德:
年9月浙大首迁离总部杭州不远的建德县,先是一年级新生在天目山学习,后全校师生自11月底分三批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由于战事形势危急,日寇已逼近嘉兴,浙大决定再次搬迁。
二迁江西吉安、泰和:
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同意下,竺可桢校长亲赴江西落实校址,经奔波协调,于年12月二迁江西吉安、泰和。
因日寇飞机的轰炸,江西也陷入战乱之中,物资匮乏,浙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俭办学,出版《浙大日报》,出演话剧,募捐慰劳前线……读书不忘抗战,以同仇敌忾之气影响和激荡着赣江大地。
同时,浙大师生帮助当地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开辟沙村恳殖场等等有益民生的急事。只是时局多变,到年7月,江西马当、彭泽相继失守,吉安、泰和已不是安全之地,浙大只好再次筹划西迁。
三迁广西宜山:
年8月,经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同意,浙大再度西迁广西蛮烟瘴雨之乡的宜山,确立求是校训,制作校歌,冒百死以求真知办学。
四迁贵州遵义、湄潭:
由于宜山在年2月遭日机轰炸,此间环境已不安定。鉴于此,浙大决定第四次搬迁。
竺可桢校长亲往贵州联系校址时,遇见正到贵阳求职的陈世贤、陈世哲、宋鳞生等几位有远见卓识的湄潭县人,他们便向竺可桢校长力荐浙大西迁山清水秀的湄潭。
时任湄潭县县长严溥泉闻讯后亦高度重视此事,多次写信给竺可桢校长,欢迎浙大西迁到湄潭办学,表示腾出湄潭最好的房舍、规划城西亩土地供浙大师生选用。
大后方湄潭得天独厚的地势,纯朴、热情的湄潭人及湄潭县县长的重视支持,立时吸引了竺可桢校长对这方热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