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重峦叠嶂,西苕溪秀水淋漓,是人类富有诗意的栖息地。安吉,山水清越,修竹绵延,茶香四溢,民风淳朴,素来以良好生态而闻名,是“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唯一获得县。
安吉的生态有多好?走进安吉博物馆的生态厅,看一看生态文化陈列,你大概就明白了。
安吉生态环境好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得到过许多文人墨客的“盖章认证”的。
比如,元代赵孟曾经在此留下了美丽的诗句:“山深草木自幽清,终日闻莺不见莺。好作束书归隐计,蹇驴来往听泉声。”
安吉,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森林覆盖率为71%,竹林面积万亩。境内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质在二类以上,是长三角地区的天然绿色氧吧。黄浦江之源的龙王山,为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天然物种园和基因库”。
安吉山清水秀气净的自然环境和安逸包容和谐的人文景象,吸引了来自河南、安徽、湖北、江苏以及浙南地区的人们移民来此聚居。在这里,中原、湘湖、吴越等民宿文化交相辉映,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安吉博物馆的生态展厅的整体风格也比较靠近“自然”,较大程度地呈现了“诗意栖居地”的特质,很多细节都展示了环保生态的绿色理念。
比如,展厅里还原展示了古代的“惜字亭”。惜字亭,是古代专门为焚烧写过字的纸而建的亭子。在古代,写过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而需放入惜字亭焚烧成灰,并将字灰收集以祭创造中国文字的仓颉,然后送至大江大海。“敬惜字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德,而这种传统美德的背后折射的正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惜物”和保护环境之心。
安吉地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因此,这里的民居也融合了三地建筑的特色与精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小青瓦、苏式建筑的假山园林和浙南的精雕细刻。
说到安吉,自然要提到安吉的竹子。与竹共生的安吉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明了“劈山松土、施肥挖笋、捏油钩梢、留四砍六”等系列育竹法;砍竹、拖竹、做毛料等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生产活动延续至今;传统“撑竹排”这道曾经西苕溪上的靓丽风景成为人们最美好的记忆。
生态展厅内介绍了运竹、伐竹、育竹等系列程序,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颇为新奇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毛竹两年砍伐一次,“砍六留四”,去老留新,有利竹林繁育。在大自然面前,人们的砍伐和索取是有所克制而留有余裕的,不会对竹林“赶尽杀绝”,而是保有一些空间,这不仅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大抵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与留白吧。
除了竹子之外,茶也是安吉的重要符号之一。安吉产茶,其中,白茶尤为著名。
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安吉山谷间多产茶。安吉茶多产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主要茗品有安吉白片、九亩田苦丁茶、梓坊雀舌梓坊茶、坞泥坑毛茶等。
关于安吉白茶,还有不少传说。清康熙年间,徽州有赵姓望族,由于朝中为官者突生变故,罪及家族,只有一人因在外而幸免于难。此人闻讯后匆忙逃到他乡,并以“桂”自称,才侥幸逃过一劫。后来,这个桂姓男子流落到安吉大溪,藏在横坑坞深山之中。次年春夜,忽得一梦,梦里有一位白须仙翁将其领到西面山坡,随手一指,山坡破土而出一双奇葩,须臾,长成两株白色仙树。男子还未反应过来,白须仙翁已经飘然隐去。
从此,桂家以茶营生,并立下“分家不分茶”的家规。因为这两丛白茶产量有限,所以被视为珍品。奇怪的是,白茶开花,但很少结籽,即便结籽,播种长大之后,叶子却是绿色的,失去了白茶的性状,而是与寻常茶树一般。
当然,传说有真有假,真真假假交杂,已经很难辨清其中的信息孰真孰假。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安吉白茶早已成为融入安吉文化历史的一部分。
总之,参观完安吉博物馆的生态展厅之后,颇有收获,对安吉的山、水、竹、茶还有栖息于此的安吉人,都有了更多一层的了解。
(图文皆为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