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记者张炳剑年,南宋宝庆元年,在通往临安的官道上,一队马车缓缓而行,洪咨夔时不时地掀开帘子眺望远方。一踏上这片阔别已久的故乡土地,洪咨夔沮丧的心情就好了许多。这次回乡,他有了不再出仕的打算。此时的他已到天命之年,23年的宦海沉浮,让他对官场和现实都有些心灰意冷。他决定效仿祖父洪载,在天目山脚,读书吟诗,当一个不问世事的逸民。洪咨夔不仅是一名官员,还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和藏书家。在外为官的这些年,依旧两袖清风,唯一攒下的就是几千卷书,这次也一同跟着他回到了临安。可见,他这次归隐故山的决心是多么的大。他将带回的数千卷书藏于天目山下的宝福寺内,专门筑了一楼,取名“复闻阁”。这座寺庙位于西天目山东麓朱陀岭下,建于唐光启二年(年),宋皇佑元年(年)赐“保福”额,宋理宗赐洪咨夔香火院,更名“褒忠院”。如今它叫红庙,庙内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车神、路神及文武曲星。庙旁有棵千年大枫树,树枝粗大笼罩着全庙,离大公枫树约二十米处,还有一棵“怀孕”的母枫树,它们世代相传成为国家森林保护区。古刹、秀景,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归宿。洪咨夔画像一26岁前,洪咨夔曾与天目山朝夕相伴。位于西天目与东天目的交界处,藏匿着一个叫门口村的村庄。这里山清水秀,一条宽广的溪水穿村而过,静逸而灵动。据说是此地历史上出现过一名“宰相”,他的府邸大门口十分阔气,门口村因而得名。村两边远远望去有两座突兀而出的山峰,龙阳山在前,龙阴山在后,龙阳山的龙头直指村口。相传,很久以前,一条名叫“夔牛”的似龙非龙的动物从龙阳山飞跃而出,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向西飞行,隐没在龙阴山上。年的深秋,洪咨夔降生在龙阴山头脚的一个读书世家,而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由此推断,传说里的“宰相”很可能指的就是洪咨夔,因为他晚年被加授翰林学士和端明殿学士,是南宋朝廷的重要辅臣,民间世称他为“洪丞相”。洪家为诗书之家,世业颇盛。祖父洪载、父亲洪钺皆以诗书传家,且为人正直,在各时期各有成就。洪咨夔在这样的家庭中渐渐成长,直至26年考取进士,外放如皋为官才离开了天目山。二这一次,洪咨夔是被迫归隐的。自26岁走出天目山,除中途因母亲去世在家丁忧三年外,大部分时间,他都辗转于各地为官。他虽有济世之心,无奈当时南宋政局渐成寡头政治,史弥远大权独揽,而宋理宗则缺乏英断之明,政局紊乱,政风败坏。年,洪咨夔被召为秘书郎,年为金部员外郎。时值宋理宗诏求直言,他对国事早有所不满,渴望上书进言使朝廷改观。于是便直言不讳,尽道当时之弊端,将矛头直指权倾朝野的丞相史弥远。宋理宗像得罪了权相,后果自然严重。很快,洪咨夔便转考功员外郎,后又遭台谏李知孝、梁成大交论,官职降了两秩。加上当时“济王”一案,牵连了众多肱股之臣,史弥远趁此大肆构陷,以致大批官员“殁於贬所”,政治环境变得十分恶劣。眼见于此,洪咨夔也心生去意。虽然他屡罪权贵,一生几次被贬,也从未改变耿介之气。三就这样,50岁的洪咨夔与他67岁的父亲,在天目山下的宝福寺庙里一起研读诗书,吟诗考据,过上了纵情山水的闲逸生活。父亲洪钺,是当时天目山的一位诗人,号谷隐先生。他与天目山的寺僧交往颇深,深得佛教禅宗要旨,留下了许多脍之人口、通彻人生哲理的诗词。洪咨夔与父亲的感情亦师亦友,在天目山隐居七年,其父始终相随。一有闲暇,二人常一同游览山水,吟诗唱和。在远离尘世的寺庙里,生活毋须说十分安逸与寂静。这在他的诗歌中有清楚的记录:“门巷萧然雀可罗,藏山万卷自研磨”“手披不厌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贝多”。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又或者是内心的落寂和悲愤终究无处释然,需要到精神世界里寻求感情的寄托之所。“书带草长尘虑少,钵昙花放道缘多”“万境空明香一点,世尘元自不相干”“耳目诱於物,颠倒不有躬。室慾当如泽,涵渟清镜空”。读书之余,洪咨夔便也转而寻求佛道。天目山的灵秀、佛道思想里所蕴含的顺应自然、无欲无求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洪咨夔,使得他在对自然虚静和美之观照中,获得了心灵暂时的平息。四在这段隐居山林的日子里,洪咨夔以书为伴。他钦羡陶渊明,曾作《楚城靖节祠》,诗云:“雨引莓苔上短垣,流泉无恙自涓涓。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又常以陶渊明为榜样,自愧不如:“深愧平生嗟靖节,一匡天下望夷吾。延英入定中兴业,早震天声到鬼区”。洪咨夔从这位隔代知己身上寻找一种精神,从而在那个令人失望的时代里继续保持着高洁的秉性。但毕竟这些都是短暂而缥缈的,也不是他最终理想的归宿。他一贯心系苍生社稷,眼见山河残破,百姓凄苦,又如何能做一个真正与世了无牵挂的方外之人呢?在山居的岁月里,并没有让他放下对于国家命运与百姓生活的思考。他仍十分关心国事与百姓,写下了很多直面现实、讽刺弊政的作品,如《促织》《厮葛行》《蜘蛛》。他写下的《春秋说》《两汉诏令》等著作,也为日后再次出世回朝,向宋理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打下了基础。乾隆《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五年,58岁的洪咨夔应宋理宗的召唤再度入朝。3年后的六月,61岁的洪咨夔谢世,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在生命最后的3年时间里,他竭力向宋理宗进言,试图挽回南宋日益明显的颓势。而一些当时被史弥远排挤出朝廷的忠臣,在洪咨夔的影响下,也相继回到了朝廷。无奈的是,南宋的内外时局持续恶化,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年,蒙古对南宋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洪咨夔再生退意,他向宋理宗上书说:“臣数备台谏、给舍,皆不能遏六月之师,何补于朝?臣病久当去,去犹足裨风俗”。寥寥数句,却可以看出洪咨夔的无奈,既是自己心力不济,也是由于世事之不可为。再度心灰意冷的洪咨夔,有没有想过继续回天目山的宝福寺,过着读书吟诗的隐居生活呢?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不过,洪咨夔去世后,家人尊其意愿,将其归葬故里。据说,他的墓穴就在现在的告岭庙坦上,与天目山脉相守近千年。天目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洪咨夔只是其中之一。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大概正是天目山的独特风情,才造就了洪咨夔行事坦荡、无贪无欲的风骨。“事可对人语,心常如水平”,这个洪咨夔奉行一生的自戒联,值得后世的每个人品读、铭记。依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所作之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