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m.39.net/news/a_6213625.html
上一期静象讲了禅源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作为韦驮菩萨道场的独特身份。这一期我们要讲的,是天目山禅源寺的另一个面貌。禅源寺的建筑的风格非常特别。前面山门、天王殿是典型的江南古建,黄墙青瓦,古老斑驳;后面一系列建筑却是仿故宫园林风格。寺中僧人师父说,这样的风格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因为年,日军轰炸禅源寺区域的浙西行署驻地,投放大量燃烧弹,山门内建筑大半被毁。年,这些建筑才仿照故宫园林风格重修完成。抗战期间,浙西战火弥漫,众多青年学生失学流亡。沦陷之城容不下的课桌,便在禅源寺率先重新支起。年抗战全面爆发,淞沪战起,为保师生安全,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与禅源寺方丈妙定接洽,就寺建学,在寺内继续浙大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浙大西迁”之起始。当年,几百名浙大新生于禅源寺上课,一边是出家人的暮鼓晨钟,一边是读书人的格物致知。出世的梵音与入世的书声鸟鸣与泉咽中和谐交织,幽深山林成为战争年代令大学教育得以继续的净土。也正是在禅源寺贫寒清苦的学习生活中,师生的朝夕相处使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由此,竺可桢校长顺势推行了“导师制”。竺可桢校长曾在日记中写道:此间导师制制度实行以来尚称顺手,学生既觉有一师长时可问询,而老师亦有数青年为友不致寂寞。天目山实为导师制之理想地点。如昨星期日,天气既值秋高气爽,导师与学生均群出外散步,每人约率十七八人,男女各有,又不分系。导师既为学生的学业之师,又为其人生之师,师生交流透彻、充分,为中国大学教育的导师制奠定了基础。年,“浙江省立浙西第一临时中学”于禅源寺成立,借僧房百余间,容纳沦陷区学生九百余名。在浙西一中开学之际,周恩来总理于禅源寺百子堂发表演讲,分析抗战形式,呼吁抗日救亡。如今,站在“周恩来演讲遗址”纪念亭旁,仍能想象到那番演讲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仍能感受到在那个纷乱年代里愈加彰显的人文精神,以及一座寺院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实际上,我们未曾想到,参访深山古木环绕之中的寂静佛寺,能够听到这样一段热血澎湃的历史。或许所谓的千年古刹,不是说历经千年藏于深山的避世之隐,而是说历尽沧桑不变的持守和佛心。曾经亲身到过禅源寺的朋友们,有什么其他的见闻,也可以在评论里和我们说一说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