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马黎/文龚子皓/制图

年3月13日,全国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水利专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们是为验证一件事而来,还开了一个会——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最后,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写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水利史的第一课,是从名气很大的大禹治水讲起的,距今年左右。但是,那只是传说啊,没有实物,而良渚的水利系统“证据确凿”。

你一定想问,到底有哪些证据啊?论证会前一天,记者跟着专家们实地走了一趟。

水坝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什么勘探长达近10年

年,良渚古城正式发现,今年刚好十年。而后,考古专家在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11条水坝。

这不是一次性发现的。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塘山遗址——它有一条长6公里的水坝,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古城直接避开山洪。

那时,就有学者认识到,它是良渚时期的水利设施,但都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水工遗迹,没想到,它仅仅是整个防洪水利系统中的一环。

要发掘,必须找到位置,不然就是抓瞎。年到年,便是漫长的勘探调查期。

专家通过科技——观察谷歌地球等遥感手段,发现塘山西侧与毛元岭的自然山体接续后,并不像早前推测的那样往南延伸,而是往西南方向连接狮子山、鲤鱼山、梧桐弄等大小不一的坝体。

然后,他们顺藤摸瓜,搞清楚了良渚古城外围位于西北面的11条水坝的位置和结构。为了了解坝体结构,直到去年7月,才开始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式发掘。

水坝怎么做草裹泥,相当于现在麻袋装土

良渚人为什么在建城的时候,同步造水坝?最要紧的原因,就是抗洪。

他们住的地方,海拔只有2米多高,每到季风季节,西面天目山上形成的山洪倾泄而下,很容易把房子淹掉。所以,良渚人必须建水坝,堵住洪水。我们在其中一条斜坡前,停了下来,它叫老虎岭水坝。发掘后的水坝,是一个黄土的剖面,下凹的地方,泥中还渗着水。

怎么证明这就是水坝?

考古领队王宁远,指着烂泥里一条条白色的细线:“这就是烂掉的草,它混杂着淤泥,包成一块块的泥包,我们叫‘草裹泥’,良渚人就是用它堆筑成水坝。”

草裹泥堆筑剖面可清晰看到混杂其中的草茎草叶。

这样看起来,我们在抗洪时,用草包或者编织的袋子装土筑坝,不就是一个道理吗?那良渚人是怎么做的?王老师给我们原景重现了一下——

良渚人的家,就在沼泽地边,沼泽下面是淤泥,上面长草,哪几种草呢:芦、荻、茅草(现在也很常见哦)。这些材料,他们在家门口随便拿拿就全有了。然后,先把地面的草割倒,用铲把草下面的淤泥切割,放于草上一滚,裹上淤泥,再用芦苇绑扎,就OK了。而且,一路铲过去,草和淤泥都用掉了,这里秒变为河道,他们只要把家旁边泊位里的私家游艇——小竹筏开过来,把草包运过去,就轻松搞定了。

这比我们现在吭哧吭哧地挑土,更省时省力,“就是一次性做完的事,而且因地制宜。”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很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

坝体剖面底部为草裹泥堆筑。

更重要的是,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的位置,说白了,就是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一目了然。

为什么是良渚的

有数据,有良渚人的生活垃圾

怎么证明水坝就是良渚的?“有的人不太相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笑了。

要证明这些水坝都是良渚时期的,有两重证据。首先是用科学手段测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14测年。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碳14测年数据,测了7条坝体的样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5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数据有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实物,也就是良渚人当年留下的生活垃圾。

比如在塘山上,发现了良渚人的墓葬和玉器作坊,在老虎岭,发现坝上有一条良渚时期的沟,里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

所以,毫无疑问了。

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还方便出行

目前,考古队员发现的11条水坝,还不是全部。良渚人想得很周到,根据海拔高低,这些水坝分成了两道防护体系:高坝和低坝。高坝主要建在山与山之间的谷口,封堵山谷里的水。低坝把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起来,它围护的地方,是一片巨大的低洼地,可形成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二级库区。

问题又来了:在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和神器的古代,良渚人建的这些水坝,实际生活中能不能起作用?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刘建国、王辉说,他们通过GIS软件对高坝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坝体可以阻挡短期内毫米的连续降水,换算过来,相当于可以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而良渚人造坝,不光是抗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运输。说白了,就是方便日常出行。

良渚时期,像车子这种轮式的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道路系统还没有,他们出门除了走路,就是划船走水路了。所以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络。有专家做过测算:像高坝系统里的岗公岭、老虎岭等,满水时,可以沿着山谷航行上溯米左右。

垫木上有牛鼻孔,说明木桩都是从水路运过来的。

还有个直接证据,在美人地的很多木桩的垫木上,发现了可以拴绳子的“牛鼻孔”,这说明,木桩都是从水路运过来的。

想象一下,良渚人开着“私家游艇”的样子,请自行补脑如今双溪漂流的竹筏,大约20根竹子编扎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个人左右。土豪,或者讲究一点的人,比如文青,会划独木舟出门。每天,他们就沿着山谷,看沿路风景,谈恋爱,玩漂流,关键是,早晚高峰还不会堵车。

防洪坝是世界重大的科技考古发现

论证会上,专家确证:已进入王国阶段的良渚社会可与同时期世界文明媲美

良渚人这盘棋下得很大。多平方公里的水利工程,大约相当于15个西湖。如此高坝、低坝的严密设计,如何控水、如何运输,这是城市规划,你能感受到它背后的设计者、领头人,需要多么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完成,他可能就是良渚的大禹。

“一种文明有多高级,很大程度是看水管理体系的范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

低坝的鲤鱼山坝体。

在论证会上,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这样说:“多平方公里的水利工程,在世界范围看,也不多见。海昏侯墓很重要,但我们这个比它更重大,不光具有历史意义,也是世界重大的科技发现。”

专家们建议:尽快把水利系统列入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并纳入良渚古城申遗价值研究范围。

模仿良渚人治水大禹成功,老爸失败

看到良渚人治水的聪明才智,之前还是治水第一人的大禹先生,服不服气?中国水利史,是从大禹和他老爸鲧开始讲的,距今4年到年。而良渚文化则是距今-年左右。所以,可以想象:大禹也曾经吸取了良渚人的治水经验。

“良渚人的治水经验,应该在治水传说系统中留有痕迹。”王宁远说,比如体现在鲧和水神共工的治水上面。

不过,这两个人居然都失败了。

《国语·周语》里有句话:“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而“壅防百川,堕高堙庳”,这八个字就是失败原因。

“从良渚古城的水坝系统看,山谷间的多条高坝,为单纯的截水坝,南部的低坝也以把西北山地的来水留在洼地内为设计目标,这就是‘壅防’。而良渚时期人工搭的土台,也就是良渚人的房子,基本上都建在沼泽之内,就是‘堙庳’了。”王宁远说。

这是为什么?因为不懂变通啊。

王宁远说,大禹时代,当时的洪水并非局部气候灾害引起,而是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平原河道出水不畅,形成逆流。所以,良渚人在沼泽平原上摸索出来的这套治水系统,被鲧照搬到没有海塘防护海拔较高的中原地区,根本就是无效劳动,当然“害天下”。而大禹采取了堵疏结合,就成功了。

治水与文明的产生相关良渚已经进入王国阶段

在论证会上,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建议,在这次重大发现的意义里,应该再加一句:低坝设计建筑,代表了当时大型堆筑水利结构的最高水平。那么,我们来看看“当时”——

跟良渚古城同龄的小伙伴,就是埃及金字塔了,都在距今年到年之间。而古埃及的水利系统主要是运河和蓄水池,与良渚古城的水坝并没有可比性。所以就防水坝来讲,目前世界上没有比良渚人更早的了。

在国际学术界,许多专家都把大型水利工程和文明的产生、国家的形成联系起来。比如马克思,他认为,治水工程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工程和文明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位历史学家魏特夫,说得更绝对:治水是导致文明产生的直接动因。

“治水需要一个总设计师,治水,就是一个共同协作而呈现的文明。”刘斌说。

在论证会最后专家们这样确证: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进入王国阶段,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江南水乡的人居生活是良渚人奠定的

那么,多年前我们家门口的水利工程,跟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要知道,我们和良渚人生活的太湖平原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

但是良渚人很聪明,把房子建高一点,堆土墩子,一来不会被水淹,更重要的是,堆墩所需的土方,挖出来形成了河道、池塘,河网密集,水稻就能种在村子周围。

这个模式,就是考古学家所说的散点状密集分布的小聚落。“良渚聚落特征和现在的江南很像,所以说,江南水乡人居生活模式,是良渚人奠定的,年来没有变过。”王宁远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42.html